一.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形成
肿瘤发生后血管生长过程大致可分几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无血管期或血管前期,肿瘤细胞主要靠弥散获得营养,一般肿瘤结节不超过2-3mm,细胞数在107以内,如肿瘤组织超过这样的体积还缺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长入,肿瘤组织就
要发生退化,如动物和人体内原位癌,浅表的皮肤黑色素瘤以及腹膜面小肿瘤,早期移植性小瘤灶等。第二时期为血管期也称为血管浸润性生长期,瘤组织有新血管形成,血管不断为瘤组织提供营养和排除代谢物,使肿瘤得以迅速增长。第三时期为转移期,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就向周围组织侵袭及发生转移,转移灶形成过程,也会出现第一、二期的发展阶段。
1. 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一般将肿瘤组织移植于不同动物或鸡胚相应部位导致血管形成来进行实验研究。移植部位依实验需要而定,如家兔、鼠类眼前房、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仓鼠颊囊、鼠类背侧皮下气囊和鼠类耳廓皮下等。以家兔角膜移植肿瘤为例,肿瘤组织块距角膜边缘2.5-3mm之间,肿瘤组织原有的血管于24小时内破坏,3天内可见新生血管自角膜边缘经角膜间质向肿瘤生长,新生血管生长速度开始较慢,为每天0.2-0.3mm,到达肿瘤时为0.6-0.8mm,最后可达1mm,说明肿瘤移植物能诱导宿主产生血管。观察血管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一是血管前期,生长较慢,血管向肿瘤部位移动;二是血管期,血管形成区与瘤组织连接,血管进入瘤组织后,迅速增大,形成瘤结节。
2.肿瘤组织内血管形成过程
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是从瘤体邻近组织的小血管壁芽生向瘤组织浸润和生长到成熟过程。具体说是由刺激血管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运动,从而诱生血管芽生成。在刺激因子的作用下,母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基底膜(包括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等成分)及局部基质都发生改变,内皮细胞增生,进而外膜细胞和内皮细胞从母血管中移出,进入周围结缔组织,向瘤组织方向或呈平行生长。内皮细胞先向瘤内形成单细胞索,同时伴随外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形态也发生变化,细胞拉长并形成管状结构,这些管腔与母血管的腔隙相连,其顶端可由细胞间连结封住呈盲端。此后这些毛细血管连通形成新生毛细血管,进而在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周围出现基底膜,但基底膜常不完整,有时缺如。
3. 血管的定量研究
一般认为第VIII因子相关抗原(F8-R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血管可得到良好结果,染色后微血管的内皮呈棕色,与肿瘤其他成分容易区别,便于计数和定量研究。微血管定量方法:Weidner等在200倍和400倍的视野内各随机计数20个视野的微血管,求其平均值。也有人主张在一张切片中选择微血管量最多的视野(200倍)3个,每个视野由两位研究者同时计数,求其平均值。近年也有人发现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抗体(CD31)也可标记微血管,有人提出血栓调节蛋白TM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标记物,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认为F8-RA标记内皮细胞效果最佳。
二.血管形成与肿瘤侵袭和转移
有关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侵袭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肿瘤细胞侵袭需要血管形成提供营养;另一种是侵袭早期并不需要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