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术在19世纪中叶以前是不存在的。19世纪中叶以后,渐有根管器械问世,又由于细菌学的发展,逐步形成根管预备、消毒后充填一套较完整的方法,20世纪30、40年代逐渐建立了较系统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清除根管内容物和感染的牙本质壁,利用药物抑菌或杀菌,并用根管封闭剂堵塞根管,防止再感染。这就要求彻底扩大根管,并到达根尖;彻底消毒根管,消除大小管系统内的细菌;严密封闭根管,不留空腔。
我们通过研究,对根管治疗术原来的理论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了新理论。
(二) 这三个步骤不是某一步骤达不到要求,就必然失败Ingle和Zeldow(1958)认为某一步骤达不到要求,就致失败。
(三) 这三个步骤并不是缺一不可根管治疗术一次
法缺少根管封药消毒步骤,空管药物疗法缺少根管充填步骤,但都有明显的疗效。
(四) 这三个步骤缺掉一个不一定就不是根管治疗术有的学者认为根管治疗术的三个步骤是三大原则,缺掉一个就不是根管治疗术。这个说法也不一定正确。这三个步骤是治疗尖周病变,保存无髓牙的措施或方法,不是原则。
二、新理论的论证
1984年郭微等进行了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治疗182牙,分为根管扩大和不扩大两组,每组各91牙。经1年观察,结果是扩大组成功率为81.9%,不扩大组成功率为85.7%,两组相差不显著。
动物实验:用12只猴的全部前牙,造成尖周病变后,分为扩大和不扩大两组,治疗后在3、6个月分别各处死4只猴,共96个牙。组织学观察3个月的,扩大组成功率为83.4%,不扩大组为62.5%;6个月的,两组成功率均为87.5%。
研究表明在根管治疗术中,如果彻底或较好地清理根管,即使不扩大根管,也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管未扩大,其管壁牙本质小管中的微生物虽未被清除,但随后经根管消毒后用有持续消毒作用的根管充填料充填根管,就可补偿原来的不足,最终不妨碍愈合。
(二)根管消毒问题许多研究表明在根管预备(清理、扩大和冲洗)后,大部分根管内已无细菌。Auerbach(1954)报告60个牙在术前56个牙根管内有细菌,预备后,78%已无菌;Stewart(1955)报告50个牙在预备后,94%已无菌,但如未封药消毒,数日后,只有76%无菌。
(三)根管充填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根管充填是为了堵塞空腔,防止再感染。因此要严密充填。Ingle(1956)指出根管充填不密合是根管治疗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但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根管充填不仅仅是堵塞,而且应有持续消毒和促进尖周病变愈合的作用。花泽、松官等(1955)经组织学观察,认为根管充填超填或不足,对治疗效果无关系,根管充填料则对促进愈合有重大作用。
Wijk(1967)报告根管治疗术102牙,其中92牙有尖周病变,封入FC合剂纸捻,4.5年后,X线照片检查,尖周均已正常。
三、新理论的实际意义
(一) 阐明了根管治疗术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