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治疗是北医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在根管治疗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客观全面的评价塑化治疗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将北医口腔牙体牙髓科主任高学军老师的一篇述评转发于此,供各位参考,此文已经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38卷3期:163-165 [center]对塑化治疗术临床实践的回顾与思考[/center] [center]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高学军[/center] 塑化治疗术作为一种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方法,已经写入我国的专业教科书。但它是否是一个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已成熟的技术?本文作者回顾了有关塑化治疗的历史,请教了与此项技术发展有关的前辈学者,并尽可能收集和阅读了与塑化治疗术发展有关的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归类、分析和总结,述评如下。
一、塑化治疗方法提出的背景历史背景:该法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器械供应稀少,根管治疗方法要求在细菌培养阴性
后,方可进行根管充填,步骤繁琐。科学背景:在无法消除根管内感染物的时候,采用一种方法使之无害化,或许是保存患牙的另一种途径。
二、塑化治疗术成功条件的考虑 1 . 塑化液应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2 . 塑化液能够渗透到感染的根管组织中。3 . 塑化液与感染组织共聚形成无害物质。4 . 固化后的塑化剂封闭根管系统。教科书上介绍的塑化液处方中主要成分包括甲醛和间苯二酚。鉴于这两种成分的强蛋白凝固作用和半抗原性,对正常组织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笔者认为下述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的问题也有必要弄清:1 . 塑化的聚合反应严格局限于根管内。2 . 塑化反应应该是完全的,即聚合后根管系统不应有剩余单体(甲醛或酚),或剩余单体在已知的安全范围。3 . 塑化物质对任何细胞、组织和器官无害,且无潜在的免疫原性和致癌、致畸作用。
三、收集到的有关塑化治疗公开发表的文章(1964-2002)查阅到公开发表的以阐述和评论塑化治疗术为目的的文献171篇,其中发表在国外英文杂志上5篇。
(一)实验研究最早有关塑化治疗的文章,是1964年王满恩教授发表的“牙髓塑化的理论与实际”一文(1),介绍了有关的立论依据和塑化液组成,有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对组织的塑化作用、抑菌作用、渗透作用和体积改变等的研究,并报告了临床技术、适应证和典型病例。另一篇较早(1966)发表实验研究结果的是胡官春和赵文惠(2)的文章。 1978年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口腔内科教研组发表了“牙髓塑化治疗的原理及特点”一文(3),集中阐述了塑化治疗的原理和相关的研究结果,是一篇综合介绍性文章,目前教科书上关于原理的阐述主要源于该文。许多研究的原始文章没有公开发表,但结合塑化剂的药理特点,可以确认塑化剂在抗感染方面的有效性。之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塑化剂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陆续有相关的研究型论文发表。1983年吴民凯和王满恩针对塑化剂的封闭作用发表了“对实验动物牙根管内酚醛树脂体积变化的观察”一文 (4),主要证明了酚醛树脂可能是以溶胀状态存在于根管系统,起到封闭根管系统的作用。关于塑化剂对根尖周组织的作用,1985年吴民凯等报告了“牙髓塑化治疗后根尖周病变愈合过程的组织学研究”(5)。通过动物实验,说明了塑化后根尖周组织的修复过程,即治疗初期,可以有根尖组织的炎症,但随时间延长(6-12个月),炎症多数消失。针对细胞毒性问题,1987年王嘉德报告了“对酚醛树脂的根周组织生物有效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