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往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报道不多,一般认为,仅对患牙作常规根管治疗,瘘道可完全消失[1],但有部分病例虽经多次复诊,仍未闭合,特别是后牙更为常见。我们自1995年迄今采用碘仿消毒根管并配合根管充填,外加瘘道搔刮及碘酚烧灼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42例,女36例,年龄18岁至65岁,其中上前牙20例,上颌双尖牙11例,上颌磨牙15例,下颌前牙8例,下颌双尖牙12例,下颌磨牙12例。
2 治疗方法
第一次就诊按根管治疗常规扩挫、清洗根管,以甲醛甲酚蘸少量碘仿置于根管内消毒10天,同时瘘管口行瘘道搔刮术及碘酚烧灼,第二次就诊以根管充填糊剂加适量碘仿进行根管充填。
3 治疗效果
78例患牙,治疗成功74例,占95.3%,失败4例,占4.
7%,失败病例中包括1例磨牙封药后牙隐裂以作根管治疗,治疗1日后炎症加重而予拔除(见附表)。
附表 78例治疗结果
病例数 成 功 例数 %
失 败 例数 %
78 74 95.3 4 4.7
附疗效评定标准:成功:临床上无主诉症状,牙齿功能良好,瘘管消失,X线片检查根尖周病变消失或基本消失。失败:临床上有或无主观症状,瘘管未消失,X线牙片检查根尖周病变无变化或病变加重。
4 讨 论
本组病例首次就诊均经根管扩挫和根管清洗后,髓腔内和髓壁上的大部分坏死组织及感染物质已得以消除,再以消毒力强的甲醛甲酚并配已适量碘仿进行根管充填,前者能使蛋白质凝固,后者可以吸收根尖渗出物,同时碘仿溶解后可缓慢分解产生游离碘,有杀菌和使细菌产物氧化的作用,并且作用持久,对组织无刺激,并能促进根尖病灶的吸收,利于根尖周炎的恢复[2],也有认为碘仿充填由于它能被吸收,有再感染的可能[3]。但我们认为,根管充填糊剂中加入的碘仿量很少,而且经过根管扩大,清洗和根管消毒后,这种感染的机会已很少。
瘘道形成,可因急性牙槽脓肿自溃或切开引流不畅遗留而来,也可以是根尖部脓液逐渐蚀破骨壁和软组织所形成,瘘道有无上皮衬里及上皮衬里的来源仍有争议,多认为是炎性肉芽组织,因此,采用瘘道搔刮及碘酚烧灼,利用碘酚很强的腐蚀作用,使瘘道口及瘘管内的炎症组织通过碘酚的烧灼而封闭[4],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体会到,该方法既适用于单根管牙齿,也适用于多根牙,但在治疗时应认真细致扩通根管。由于去腐质及炎症物质彻底并且碘仿作用持久,故疗效更好。就诊次数少,瘘管消失快,患者更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黄晓仪,徐 欣,胡晓贞,等.慢性根尖周炎瘘道的病理学观察.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7;22(1):31
2.严华华.三种根充材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比较.口腔医学纵横,1998;14(1):59
3.四川医学院主编,口腔内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50
4.赵如权.碘酚通过治疗287只牙瘘管型慢性根尖脓肿的体会.口腔医学,1995;15(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