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磨牙是指在睡眠中的无意识的磨牙行为。如果对其颌面部肌的活动加以肌电活动观察,可发现以升颌肌(嚼肌、颞肌等)的反复性(分期性、三次以上、各0.5秒以上)或持续性(强直性、2秒以上)收缩(大于强力咬合时肌电图值的20%以上)为特征的在夜间发生的口颌面部运动[1]。夜磨牙可以表现为睡眠中的牙齿研磨或叩击、有时伴有声音。对长期磨牙者临床检查可发现牙齿有异常磨损平面。夜磨牙病人还可有头疼、面部肌肉酸疼疲劳、下颌关节症状、牙齿过敏、嚼肌肥大等伴随症状。在口颌面痛和下颌关节病的发生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夜磨牙病人在人群里的发生率可达到8%[2]、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夜磨牙本身不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健康障碍、但可明显的影响夜磨牙本人及同居人的睡眠甚至生活质量。对严重的夜磨牙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治疗。
长期以来、夜磨牙发
生的病因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明、临床上也没有特异的得到足够科学证明的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关于其病因及治疗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中。传统的病因论认为由于有异常合干扰、或白日精神紧张、致使中枢过度兴奋、造成夜间在无意识支配时、过度兴奋的中枢指令末梢的咀嚼肌异常收缩。近10年来、这种观点有所改变。有倾向认为咬合因素不是病因因素、而紧张只是致病的部分因素[3]。不少的研究提示、夜磨牙是睡眠障碍中的一种表现[4,5,7,8]。它的出现和睡眠中的轻度觉醒异常有关、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递介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异常也参与了夜磨牙的发生。给与治疗肌肉张力失常药物肉毒杆菌毒素或β肾上腺素阻滞剂心得安后、夜磨牙的症状可得到减轻或消失。
睡眠中夜磨牙的发生情况
研究显示,夜磨牙者的嚼肌收缩时间总和为每晚11.6分、而正常者为每晚6.6分。磨牙者的嚼肌平均收缩次数、收缩量和节律性下颌运动均为正常者的约2、3倍。磨牙症患者多有颌面部和身体疼痛、部分人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晨起时的头疼。平均每晚磨牙状嚼肌收缩79次、进入睡眠平均18分种后开始出现磨牙症状。
夜磨牙是快速动眼期睡眠异常中的表现,大多发生在睡眠第2期和REM睡眠期。多和睡眠期的深度睡眠和轻度睡眠的转换有关。人在非快速动眼睡眠时、遵循交互循环模式、每隔20~40秒发生一次暂短的觉醒循环。夜磨牙是和觉醒有关的现象,磨牙者的暂短觉醒次数较非磨牙者明显提高。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化学的研究
影响磨牙者睡眠状态的神经化学机制仍然未得到充分解明。但是有不少研究提示中枢的多巴胺能和肾上腺素系统可能和夜磨牙发生的病理生理有关。磨牙症发生时、大脑左右侧多巴系统的功能处于不平衡状态。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磨牙症的发生被认为还和患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及承受能力有关。这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多数研究支持磨牙症患者有焦虑、心理不成熟等特征、但也有调查认为磨牙症患者和非磨牙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有调查显示牙齿病理磨损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特异性焦虑。对磨牙症患者的性情和个性特征的研究发现,他们有好探险、冲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