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牙周炎的发展,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域将被累及,形成一类临床上较为特殊的牙周炎伴发病变,我们称之为根分叉病变或根分叉损害。在临床上按根分叉病变分度进行治疗。近10多年来,在该病的基础研究、治疗器械的改进、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使根分
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患牙的保留率得以很大提高。
一、刮治及根面平整
刮治及根面平整(scaningandrootplaning,SC/RP)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所以也是根分叉病变治疗的基础,各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都需经完善的SC/RP,但根分叉区域的刮治及根面平整相对较难,效果较差,这和此区域的局部解剖有关。根分叉区域存在窄小的缝隙及根面凹,这
些窄小的分叉人口使根面的器械处理,尤其是常规的器械处理变得困难。上、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分叉人口宽
度小于1.0mm的占81%,小于0.5mm的占58%,而几乎所有新的牙周刮治器的宽都超过0.75mm。有人对中国人的第一恒磨牙根分叉人口处的尺寸进行调查,发现在上颌第一恒磨牙根分叉处颊侧人口宽度小于0.75mm的占79%,近中入口宽度小于0.75mm的占39%,远中人口宽度小于0.75mm的占43%。
下颌第一恒磨牙根分叉处颊侧人口宽度小于0.75mm的占36%,舌侧人口宽度小于0.75mm的占47%。而新的Gracey刮治器的刃宽为076mm,而且刮治器的直、硬工作头很难适应根面凹的形状,所以要彻底清除根分叉区域的牙石及菌斑,即使在开放性刮治的情况下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尽量清除牙石及菌斑又是取得临床治愈牙周炎所必需的。在根分叉区域进行刮治及根面子整的器械处理超声及气动洁治器显不了较好的去污效果。为了适应根分叉区域的解剖形态,近年来推出了多种不同形状的超声或气动洁治器工作头,现在普遍认为呈螺旋形或S形、末端有一小圆球的超声洁治器工作头及
通用洁治头的气动洁治器用于根分叉区域效果较好。
二、根分叉充填
为了消除根分叉区菌斑细菌聚积的死区,有人提出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充填根分叉来治疗。Klingsberg用聚合加强氧化锌丁香油(mM)充填根分叉,取得了临床成功:呈现生理性的龈外形、浅龈沟、探诊无出血等。作者认为IRM可被龈组织生理性接受,可防龋、使菌斑控制简单化,但充填材料上的菌斑居留及周围的牙槽骨是否会进一步丧失仍是潜在的问题。
三、增加进入根分叉区的径路
(一)牙龈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
这两种术式多用于Ⅱ‘根分叉病变,通过牙龈切除术及根向复位瓣术消除根分叉区域的软组织袋,使菌斑易于控制以消除牙周炎症。
(二)牙体成形术
牙体成形术(odontoplasty)通过修整根分叉冠方的牙外形,如消除颊沟,使菌斑易于控制,增加根分叉区人口的宽度,同时也减小了根分叉区损害的水平深度。这种方法常用于I度和Ⅱ度根分叉损害。根分叉区可以有修复物,但其边缘轮廓必须平坦,且修复体边缘尽量位于龈上。牙体成形术后除要提高病人菌斑控制能力外还须注意下列潜在问题:牙敏感症、牙髓损害、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