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牙固定桥支持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Ⅱ.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分布(2)
表3 固定桥桥体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应力分布(kg/mm2)
单元号 | 垂直向加载 | 水平向加载 | ||
εmax | εmin | εmax | εmin | |
708 | -0.089 | -0.151 | 0.092 | -0.026 |
709 | -0.057 | -0.092 | 0.027 | -0.027 |
710 | -0.047 | -0.079 | -0.005 | -0.049 |
711 | -0.055 | -0.090 | -0.017 | -0.074 |
712 | -0.060 | -0.098 | 0.014 | -0.037 |
713 | -0.063 | -0.106 | 0.058 | -0.011 |
714 | -0.059 | -0.103 | 0.039 | -0.018 |
715 | -0.058 | -0.097 | 0.006 | -0.040 |
716 | -0.062 | -0.098 | -0.024 | -0.083 |
单独对桥体行水平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的应力分布见表3。εmax大部分单元为拉应力,范围-0.005~0.092 kg/mm2; εmin均为压应力,范围-0.083~-0.011 kg/mm2。
3 讨 论
固定桥修复前,基牙受力时缺牙间隙皮质骨出现极小的应力。固定桥修复后,垂直向加载时,桥体下皮质骨出现压应力,水平向载荷时,拉、压应力并存。其应力水平比基牙牙槽骨应力小得多。应力最大值分别约为基牙牙槽骨的9.5%(垂直向加载)和2.2%(水平向加载)[1],表明固定桥所受的外力绝大部分由基牙牙周支持组织承担。
固定桥桥体下皮质骨应力产生的途径主要有:①基牙所受的力通过基牙牙周支持组织间接传递到缺牙区牙槽嵴组织。本文通过固定桥修复前缺牙区皮质骨已存在应力而证实,不过这时应力水平极低,说明不是主要途径。②受力时基牙的各种运动,特别是受轴向力时基牙的下沉运动(或下沉运动的趋势),会使桥体直接对缺牙区牙槽嵴产生力量。③固定桥本身的弯曲变形现象[2~4]所产生的力量,通过桥体下粘膜传递到粘膜下骨组织。
临床上因固定桥破坏不能继续使用而拆除后,常会发现桥体下粘膜有炎症、糜烂,部分病例桥体周围粘膜甚至有增生现象,但X线片显示这类桥体下骨组织鲜有吸收、萎缩。是否桥体下皮质骨的这种小的应力水平对缺牙区牙槽嵴的影响不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阅读:
TAGS:,口腔修复,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热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