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资讯中心 Topics
电子医疗器械:可得悠着点使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眼下,各类医疗器械开始为家庭垂青,80%的家庭都拥有1-2个电子医疗器械,户均消费在千元左右。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高血压患者反被电子血压计测成低血压,正常体温经电子体温计一测反而发上了“高烧”……这一切导致用高价买来的电子医疗器械成了家中的“装饰品”———

尴尬一:3个血压计哪个最准确

记者的邻居庞女士患高血压,儿女孝顺给她买了3个血压计,其中两个是上臂式血压计,另一个是腕式的电子血压计。可别小瞧这仨“宝贝”:在说明书上都赫然写着“智能电子”,属于高科技产品。然而让庞女士莫名其妙的是,这三件宝测出的结果却大不一样———上臂式血压计的诊断结果为正常,手腕式血压计竟诊断为低血压,另一个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则是常测常变,每次测量结果全不一样。庞女士经过再三试验,一脸苦相地告诉记者:“这几个血压计,各出各的结果,不知听谁的好。”最后她与记者同去一家社区定点医院,用的是最普通的血压计,测试结果反而是她又“恢复”了高血压,医生让她继续服药治疗。

尴尬二:速测体温计竟然随意升温

近日,王女士感觉了一次高消费的“心跳”。她到药店专为宝宝买体温计,却发现有十几种电子体温计摆在柜台,让她看得眼花缭乱。以前常用的水银体温计根本没卖的,那些电子体温计便宜的在百元左右,贵的则高达近千元。药店的营业员向她郑重推荐450元的速测型体温计。据称,这个体温计两秒就能量出体温,精确度在正负0.1度。她感到挺新鲜,就买了一个回家。没想到还没用就犯起愁来。原来这一高科技产品的说明书写得特别专业,连电池都得用钮扣型的,她只好跑到一家精品电器行买回了电池。好不容易让它启动了,刚放到宝宝耳朵里,体温计一下窜升至39摄氏度,吓得王女士以为宝宝患了大病,赶紧送进医院,结果最后诊断仅为正常的37度。她一气之下到购物中心花了十几元钱买回一支水银体温计。至今,她还对自己当了一次“冤大头”喊亏。

“内部消息”:价格涨幅随包装而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知名医疗器械代理商向记者透露了“内部消息”:厂家热衷于电子医疗器械,是因为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利润相当可观。比如一个400元的血压计,其中200元为制造成本,100元用于宣传广告,另100元用于流通时的“公关”费。

据悉,药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全国指导价,而家用电子医疗器械至今尚无统一的价格规定。价格高低全由厂家自己说了算。为吸引消费者,不少厂家打着“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旗号,不断增加功能,改换精美包装,以此提高价格。记者在京城某大药房医疗器械展厅里看到,仅电子血压计就有五六个牌子,十几种型号,而传统的水银血压计、体温计则缩在柜台的小角落里,好像有意不让消费者看到。

记者发现,水银血压计在100元左右,而电子血压计的价格则在280—1180元之间。不同档次血压计提供的功能各不相同:一个静音功能要加上几百元,具有测量值储存功能的,又增加一百元,而上千元的产品则是因为能够打印出测量结果。一个营业员告诉记者,其实还是传统的水银血压计最实惠,电子产品的许多功能一般人根本用不上。

特别提醒:“电子医疗”只能当参考

北京普仁医院妇产科的主治医师刘洋对记者介绍说,医院之所以习惯用水银血压计,是因为它以大气压为参数进行测量,而水银体温计则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来量体温。给患者诊病时可一边听,一边看,准确率很高。

北京市药监局流通处的有关人士特别提醒消费者:电子医疗器械只是自我保健的附加品,其误差是必然的,医疗器械无法替代医生的诊治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中药“灯盏细辛”具有降低口腔白斑癌变功效
    下一篇文章:内服中药的用药常识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电子医疗器械:可得悠着点使]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