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正畸资讯中心 Topics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24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摘要】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 下颌功能性偏斜患者16名,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的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下颌骨两侧结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 下颌骨两侧综合长度差亦减小(P<0.01),两侧下颌体长度差明显减小(P<0.01). 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的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单侧后牙反牙合;下颌偏斜;面部不对称;扩大牙弓

  0引言

  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错牙合,绝大多数患者伴有下颌偏斜,上下中线不齐. 有学者认为早期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偏斜大部分属于功能性偏斜,当采用扩大上颌牙弓矫治后牙反牙合后,下颌功能性偏斜可得到纠正,颜面不对称程度也可改善. 我们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对治疗前后下颌骨对称性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了上颌扩弓纠正早期下颌偏斜的良好疗效.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门诊患者16(男7,女9)例. 混合牙列期6例,早期恒牙期10例. 患者年龄9~15(平均12.6)岁.  选择标准:汉族,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颜面不对称,颏部偏斜,下中线偏斜. 无正畸治疗史、面部外伤史及可导致颜面发育性不对称的疾病.

  1.2方法

  1.2.1矫治设计上颌采用QuadHelix扩弓. 单侧后牙反牙合纠正为扩弓结束的标准,对于伴有前牙反牙合的患者,可以在扩弓的同时纠正.

  1.2.2头影测量分析扩弓前后的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均由同一放射技师在相同条件下投照,并利用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远中径及冠根长的对称为参考,尽可能减小放射投照因素引起的误差. 由同一名医师在一连续时间内完成头影描记图,并在每张图上确定下颌骨的标志点,正中结构标志点2个(ANS:鼻棘中点,Me:颏下点),2对双侧对应标志点(Go:偏斜侧下颌角点 ,Cs:偏斜侧髁突顶点;Go′,Cs′为对侧同名标志点,图1).

  2结果

  2.1扩弓前两侧Cs,Go至ANS距离两侧Cs,Go至ANS的距离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表1).表1扩弓前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略)

  2.2扩弓前两侧下颌骨结构线距两侧升支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下颌综合长度,下颌体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表2扩弓前两侧下颌骨结构线距差异(略)

  2.3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偏斜程度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表3).表3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略)

  2.4扩弓前后两侧下颌骨对应结构线距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侧升支长度差的变化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综合长度差治疗前后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下颌体长度差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4).表4扩弓前后两侧下颌骨对应结构线距差异比较(略)

  3讨论

  3.1上颌扩弓前下颌偏斜者两侧结构对称性的比较治疗前偏斜侧髁突顶点(Cs)和下颌角点(Go)至前鼻棘中点(ANS)线距均显著大于对侧. 对升支高度、下颌综合长度及下颌体长度的测量发现,偏斜侧升支高度与对侧无显著性差异,而偏斜侧下颌综合长度及下颌体长度却明显小于对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以看出,下颌的不对称主要发生在下颌体部,下颌的偏斜是由于下颌体的不对称生长造成的. 一侧下颌体较大,使得下颌颏点偏向下颌体较短的一侧,引起下颌的偏斜. 在生长发育期牙牙合关系改变引起的下颌移位会导致下颌骨非对称性生长.

  3.2上颌扩弓后下颌偏斜者两侧结构对称性的变化治疗后两侧髁突顶点和下颌角点至前鼻棘中点的线距仍有差异,这可能就是临床治疗中常见到的,单侧后牙反牙合纠正后,上下颌中线已对正,但下颌两侧仍未完全对称. 治疗后下颌骨两侧对应结构的线距测量表明,偏斜侧升支高度与对侧仍无显著性差异,偏斜侧下颌综合长度及下颌体长度有差异.

  3.3上颌扩弓前后,下颌偏斜者两侧结构对称性的比较从结果可以看出,治疗后两侧髁突顶点和下颌角点至前鼻棘中点的线距差减小. 测量下颌骨两侧对应结构的线距差,下颌骨两侧的综合长度差在治疗后明显减小. 这些说明上颌扩弓矫正早期单侧后牙反牙合后,偏斜侧髁突由向后上外侧移动变为少量向前下移动;对侧髁突由向前下内侧移动变为向后上移动,使髁突运动变得对称,下颌骨的偏斜程度有明显改善. 但是治疗前后两侧综合长度差变化很小,证明混合牙期和恒牙早期颜面不对称患者多以下颌移位为主,但也包含一定程度的骨骼问题.

  3.4扩大上颌牙弓治疗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机制Schroder认为,早期治疗单侧后牙反牙合可以获得与下颌协调的横向磨牙关系,单侧后牙反牙合若长期得不到矫正,可导致两侧骨骼不对称性生长及牙槽骨的代偿,肌肉也会受到影响.

  临床常用两种扩弓方式,快速扩弓(RME)和慢速扩弓(QuadHelix). 慢速腭开展可使骨缝组织的生长比具有破坏性的快速开展更具有生理性,并且可以维持腭中缝较好的完整性,在上颌复合体的改建中更为稳定及更少的实质复发. 尽管快速扩弓也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慢速扩弓后可以期待一定程度自发的骨骼变化,故我们采用QuadHelix慢速扩弓.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上颌扩弓,会自动增加下颌牙弓的宽度和下颌后牙的颊侧倾斜移动, 这样会改变咬合关系,提供侧方力量使下颌顺着牙尖引导,达到牙尖交错位,而且还可以改善口周肌肉组织.

  本研究说明,扩大上颌牙弓,纠正后牙反牙合后,下颌骨的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下颌偏斜得到纠正. 功能性下颌偏斜,应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早期矫正易成功,因为口颌系统、软组织及牙弓内肌张力更易适应早期改正了的牙弓形态. 患儿可在正常牙合力作用下正常生长发育,阻止面部的代偿性不对称生长,防止骨性偏斜的发生.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功能性矫治器简介
    下一篇文章:口腔矫治器治疗OSAS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上颌扩弓治疗纠正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