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的沟通其实非常简单。题目就蕴藏了直接的目的。顾客就诊后讨论的首先是美观,接下来才是疼痛。所以个性化的设计是比较符合顾客心里理想的标准。
那么要什么,怎么给予,便成了讨论的重点。此有三个最近的病历,要于大家分享一下。
女性,47岁,轻度四环素牙。要求牙齿做美容性修复。得知我院途径为网络。关键词:美容冠,牙齿美白。之前在本市一家民营门诊就诊,也是通过网络关键词。于三个月前到其门诊,可见正面像,下颌42,43为融合牙,32,33为隐形义齿修复,之前是32,33也为融合牙,其院医生建议拔除融合牙,做美容冠,顾客做后,就开始网络查询,在本地论坛上,看到帖子,于是自己转到我院。
接诊时,顾客提出只是咨询,什么处置都不做。咨询考虑后,再决定下一步做什么安排。
因为本身对上个医生的水平和设计有了很大的置疑。所以沟通起来能感觉到顾客处于戒备状态。先跟顾客聊天,找到重叠点,切入。了解前因后果,避免犯同样错误,刺激顾客的回忆。造成不良印象。
判断可行性,如果说这个顾客置疑了上个医生,但还能过来就诊,希望改变牙齿颜色问题。那么这个顾客爱美之心是比较强烈的。换句话说,顾客要做,只是在犹豫在哪里做。依照现在的情况,就要花更多的时间让她理解和知晓,什么医生,在哪里,用如何的方法,多长的时间做这件事。who,where,what,when .4W
而在最初得到这些信息时,我就预计到要花比别人更长的时间,去沟通。心里有个安排,就环环相扣的做事,建立信任感。回答的问题要更专业。对于网上查过这么多资料的顾客来说,这样更能树立专业形象。主任在沟通上跟我的默契是比较好的。所以在整个沟通过程中没有反复的方案,和有出入的话语,行为。
于是顾客,决定做贴面。
贴面黏结后,我们用的是3M的贴面黏结剂,黏结的时间比备牙的时间还要长
右侧面
一个月复诊的左侧面
病例2 ,
男性,22岁,外伤后
戴牙后
病例3,男性,23岁,去年曾经在我院就诊。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最后选择在口院治疗。今年想做修复,于是跑到口院,拍完片后,修复医生说,根冠治疗不好,要重新做。问患者在哪里做的患者当时觉得前后出入,于是回到我院就诊。治疗打桩后,修复氧化锆。
在这个沟通中,我们没有费力气。这里提出的主要目的,是,说话要留余地。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而且医院的实习生那么多,新手做的话,如果带教老师忙的没有时间检查,是会出现少许的问题。所以我要求我们的员工要做到,责任心和凡事在评论上都保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