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资讯中心 Topics
政治命题预测试卷(4)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2月14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      )
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      )
        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      )
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      )
      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      )
        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泽东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      )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国民党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
        A.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邓小平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      )
        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      )
        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      )
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36~40题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42.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天然领导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的正确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A 6.C 7.B
8.D 9.C   10.D 11.B   12.D 13.C 14.B
15.C 16.B 17.A 18.D     19.A 20.A 21.D
22.D 23.D           24.C           25.D   26.D 27.A     28.D
29.A   30.B 31.B   32.B   33.C 34.D   35.B

36-40(略)

二、辨析题
41.错误。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l)知识或认识从根据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42.答:错误。人类社会一般的规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但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阶级,联合各革命阶级,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但由于其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它始终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这一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而且,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许多特殊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的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能够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一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认
识清楚。在民主革命早期,党内曾有人认为,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者”。这种观点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天然领导者”的认识却是错误的,因为,领导者并非天然地属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会尽一切力量来争夺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民主革命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通过不断的斗争来实现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的。

三、简答题
43.(l)质量互变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同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带来新的量变。两者是辩证关系。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交替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量变表现了事物相对稳定阶段上的连续性,质变则表现了这个连续性的中断。既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们联结起来,因而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3)这个原理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哲学基础。
        (4)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不断的,但又是分阶段的。既要看到各个不同的革命阶段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其中的联系,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准备,后一阶段则是前一阶段发展的必然。
44.(l)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即无产阶级领导下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性质的革命,并在其中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
(2)原因是: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反帝革命,已经属于新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了中国革命。
(3)毛泽东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的。
        (4)同时,中国革命又分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阶段。这是两个性质不同又互相联系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45.(l)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最广泛的主体,是有史以来真正的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政治。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的普遍性。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最广泛的民主内容。它不仅使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利,而且保障人民享有管理经济。管理科学文化、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3)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通过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使国家的各项工作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四、论述题
46.(l)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它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是认识的基本规律,强调认识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所遵循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完全一致的。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就是要求我们思想(认识)和实际结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使思想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新形势。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对我们的事业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政治命题预测试卷(3)
    下一篇文章:政治命题预测试卷(5)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政治命题预测试卷(4)]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