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病理)
	副主任医师
	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理论知识
	    1.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包括组织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
	    2.掌握口腔组织病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1~2种新技术的理论知识。
	      (二)相关理论知识
	    1.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各口腔临床专业的基本理论。
	      2.较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免疫病理学、超微病理学、分子生物学。
	      3.熟悉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及其在本专业的应用情况与前景。
	      (三)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专业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医疗
	      1.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
	      担任本专业主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
	      2.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独立解决本专业某一方面较为疑难病例的诊断工作,能独立进行冰冻切片诊断工作,并有一定的医疗组织管理工作能力。
	      3.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除常规技术外,能独立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1~2种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工作。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承担口腔疾病理诊断工作不少于3000例。
	      (二)教学
	    具有指导下级医师、进修医师和协助指导研究生的能力;能主持门诊病例及病房查房讨论;每年为下级医师、进修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2次;有带教2名住院医师或协助指导1名研究生的经历。
	      (三)科研
	    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