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多发生于儿童、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面部的血运丰富,不仅能促进损伤的修复,但同时也为细菌感染的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给予患者临床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配合亦为尤其重要的,2008-2010年间,我院共收治了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3人,现对其护理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男35人,女18人,年龄为10-55岁不等,平均年龄39.1岁,儿童13人,成人40人,均为颌面部多个间隙感染。
1.2 方法:均通过询问与患者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了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心理给予相应的疏导安慰等心理护理。
1.2.1 入院时护理体会:患者入院时一般病情均较重,包括面部的畸形,局部疼痛,进食时困难及全身情况较差,危重时可有全身感染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入院后即被给予常规检查,可将检查结果及意义告之患者,并向其讲解此种疾病经过正规及时的治疗可完全治愈。对有一定医学常识的患者可给予针对性的介绍治疗方案与应急的处理方法。最终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精神得到放松,有利于足够的休息与睡眠,为治疗提供了基础。
1.2.2 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较重的感染患者大都伴有颌面部间隙内脓液的形成,在出现全身发热及局部有波动感时往往需要对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前患者会有对手术的恐惧不安,此时应向患者介绍为何需要切开,切开的部位一般为隐蔽切口,切口较齐,日后不易留有伤疤,并将麻醉方式告知患者,在切开时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安慰患者使其配合,以便顺利完成引流,术后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换药,清洁切口,使间隙内脓液尽早排净。
1.2.3 全愈前、出院时的护理:患者经过抗生素应用对症治疗,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较快,疼痛减轻,逐渐痊愈,此时护理应告知患者检查口腔内有无可能再次诱发间隙感染的病灶牙。建议做口腔卫生保健,加强体质锻炼,预防腺源性感染的发生,如再次发生感染,应及时就诊,不致使延误病情。
2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肌与肌、肌与骨骼之间存在大量淋巴组织及疏松结缔组织,一旦发生牙源性及其它原因引发的感染后,炎症极其容易扩散,细菌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感染可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宣教不仅能使患者顾虑与不安减轻,更能使患者懂得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也大大降低和消除了感染患者危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