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制定的《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操作规范》已于2005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国家迄今为止针对一个科室的消毒制定的法规性文件,足见国家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口腔科诊治中传染隐患严重程度,要求口腔科医护工作者必须掌握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规范操作与感染控制高级学习班》,聆听了我国院内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权威人士: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邓小虹教授、中国煤炭总医院钟秀玲教授、上海市口腔质控中心主任周曾同教授的精彩讲演,收益匪浅。回院后根据讲义和笔记,结合笔者掌握的口腔消毒方面的资料,整理成下文,目的引起大家对口腔消毒方面的高度重视。
1 学习班内容
1.1 戊二醛浸泡后的器械要冲洗干净,长期接触可致癌。
1.2 甲醛是致癌物质,要尽量不用甲醛薰蒸法灭菌。
1.3 废除新洁尔灭配制的器械消毒液。
1.4 口腔科医护人员是高危人群据统计护士年人均刺伤率为3.5次,口腔科医护明显高于此。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肝炎,爱滋病等都可经刺伤传播,所以存在极大的职业风险。我国是乙肝大国,HIV携带者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任何一次扎伤都有可能染上肝炎、爱滋病。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腔科医护人员与HIV是零距离接触!
1.5 未彻底灭菌的手机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接种机。
1.6 口腔科所有消毒灭菌的器械均应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
1.7 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
1.8 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特点为:①既要防止血源性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传播;② 强调双向防护;③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为:①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应采用六步洗手法。②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粘膜时应戴手套。③戴护目镜和口罩: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传染性物质飞溅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要求用高速手机时必须戴护目镜和口罩!
2 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1 手机必须达到1人1用1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采用消毒剂外表擦拭不能灭菌的要求。原来出售的紫外线手机消毒器不能满足灭菌的要求,应废止。
2.2 应采用防回吸的综合治疗台或防回吸的手机。因为手机在牙体、牙周治疗中大量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从脚踏开关断开到涡轮机完全停止的数秒间,在手机内部产生负压,可吸入约lml的液体,由于手机内部结构复杂,存在大量的腔隙,污染的液体驻留在其间,当手机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时,再次给其他病人使用时,机头内原存的污物将吹入下一位病人的口中,造成污染。如果上一位病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HIV携带者,那么下一位就有可能传染上!由此可见手机彻底灭菌的重要了。
2.3 扩大针、拔髓针、根管锉等根管治疗器械,可选用2%戊二醛浸泡10h以上,而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4 关于综合治疗台的消毒 由于用消毒剂擦拭会对综合治疗台表面造成腐蚀,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会议建议用塑料薄膜或一次性无菌单,1人1用。
3 目前口腔科预防交叉感染的现状
限于财力的投入不足及医患双方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目前口腔科预防交叉感染的环节比较薄弱,总体上讲大城市好于小城市,大医院好于小医院,医院好于个体诊所。真正能做到《规范》要求的医院能有几家,不是还有医院和诊所,钻头刚从这个人的嘴里钻出,未经任何消毒处理或者仅做表面擦拭,又钻到下一位病人的嘴里!这种一钻到底的做法会使多少人因看牙而染上传染病!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打击力度,发现一处整改一处绝不手软!
消毒不仅仅是一种专业的要求,有时可以说是医生的职责和良心。作为患者不应当只挑选大夫,有时挑剔器械比挑选大夫更重要!要想把住看牙的消毒关,须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与监督。医生要尽职尽责,患者也要选择到正规具有消毒设备的医疗机构就诊。贵有贵的道理,贱有贱的风险!要知道:一位患者的器械消毒费用就3元之多!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比制定严厉的打击措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