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损伤资讯中心 Topics
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
作者:姚霜 范群 刘晓君 杨霜 日期:2007年01月23日 来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浏览:

核心提示:

  【摘要】 目的:观察垫治疗低位咬合的疗效。方法:对因严重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低位咬合患者13例,用垫恢复其正常垂直距离。于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前、后及戴用后半年,摄双侧闭口薛氏位片,行关节间隙的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后关节前间隙减少至2.07mm,后间隙及上间隙分别增加1.11mm、0.51mm,有显著性差异;半年复查结果与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后相比,关节间隙改变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通过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使髁突向前下移位,并稳定于关节内位置正常,恢复了牙、肌肉、关节的协调关系。

  低位咬合指由磨损等原因造成牙冠长度和咬合垂直距离减少,息止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间隙超过正常范围。因致髁突后上移位,造成颞下颌关节腔内壁损伤或压迫其后部软组织中的神经末梢、血管和耳管,引起疼痛和耳鸣。关节腔受压而变小,关节内压增高,引起关节损伤,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之一。该研究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治疗因严重磨损引起的低位咬合,取得较好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资料 13例因严重磨损、垂直距离降低所致低位咬合患者,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按张震康分类[1]属功能紊乱或可复性盘前移位。男8例,女5例。年龄45-61岁,平均50.5岁。其中除8例患者牙列完整外,5例伴肯氏Ⅲ、Ⅳ类牙列缺损,但无游离端牙缺失及多数后牙缺失。所有患者均有面下1/3缩短、苍老面容、咀嚼无力、关节弹响、关节区及咀嚼肌区压痛,伴张口受限、关节运动异常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
1.2 方法 在正中关系基础上,在口内做正中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关系蜡纪录,以恢复正常垂直距离,并保持正常的息止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间隙。咬合升高量以患者感觉舒适、面下 1/3与面中1/3比例正常、表情自然,症状消除为准,但其厚度不超过5mm较为适宜[2]。将此关系转移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到架上,做全牙列解剖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就位后,在无肌肉痉挛情况下调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消除各种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位早接触,至与对所有牙均匀接触,以避免不正常的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关系造成对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位的误导。同时保持各种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位咀嚼肌无紧张及不适。分别于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前、后及戴用后半年,做口颌系统肌电检查,并在同机同条件下,摄双侧闭口薛氏位片,以求结果准确可信,用张震康关节间隙测量法[3],进行描绘、测量。作戴用前、后,戴用后与半年后复查的两两比较,行统计学检验。以评价疗效。

2    结果

  13例患者于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后,面部表情自然,张口时弹响及关节局部疼痛消失。最大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力时的嚼肌电位及颞肌后份姿势位电位活动,较治疗前降低。双侧髁突外形对称,位于关节窝中央,前、后间隙基本相等,其变化结果见表1。半年后复查时,又有耳鸣、咀嚼肌区压痛消失,张口受限及咀嚼无力改善。肌电检查见最大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力时的嚼肌电位及颞肌后份姿势位电位活动,均下降至正常范围,且双侧对称协调。其关节间隙的改变与戴用垫后的比较结果见表2 。

表1 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前、后关节间隙变化(mm)

测量项目 戴用前(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1±s) 戴用后(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s)  
前间隙 3.01±1.98 2.07±2.11 **
后间隙 1.12±1.03 2.23±1.35 **
上间隙 2.24±1.99 2.75±2.17 *

  注:*P<0.05  **P<0.01

表2 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后与半年后复查的关节间隙变化(mm)

测量项目 戴用后(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1±s) 复查(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s)  
前间隙 2.07±2.11 2.12±1.87 *
后间隙 2.23±1.35 2.19±1.92 *
上间隙 2.75±2.17 2.77±2.84 *
  注:*P>0.05  **P>0.01

3    讨论

3.1    低位咬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 正常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者因牙齿呈最大面积接触的牙尖交错关系及适宜的垂直距离,牙位、肌位和关节位一致,姿势位和闭合位一致,是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下颌位置,牙齿、肌肉和关节呈相互协调一致的关系,此时髁突位于关节窝中央,在双侧闭口薛氏位片,显示关节前后间隙基本相等。
  牙齿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面和切缘的过度磨损可能与咀嚼力过大、习食粗糙坚硬的食物、紧咬牙、深覆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及磨牙习惯等有关。可因咀嚼效率降低而加重咀嚼肌负担,促使其功能代偿性增强、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出现肌紧张、肌痉挛,表现为疼痛-肌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严重磨损一旦形成,可因颌间距离过短而致下颌后退,髁突向上后移位,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变小[4]及上间隙减小,使关节内压增高、负荷加重,关节韧带、盘组织易受损伤,产生关节弹响,且因髁突后移位,压迫关节囊及其后部的软组织而发生疼痛,需及时治疗。
3.2 作用机理 髁突居中是其在关节凹内的理想位置,多数学者认为[5,6], 髁突位置变化间接地预示关节盘的情况。Rouquillo等[6]的研究认为髁突后位与可复性盘前移位有关。由于髁突运动和关节盘不协调,以致损伤关节盘和软组织。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的应用为可逆性治疗,是通过其厚度所占据的空间,在使减低的垂直距离得以恢复的同时,以其所设计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的尖窝形态,诱导髁突的前移和下降,使关节间隙增加,减轻对关节盘的撞击,且因关节内压力减低,有利于受损关节内组织的恢复及前移的关节盘回复原位,恢复正常的盘-髁关系,从而使关节结构趋于协调,症状得以改善。
  颌肌是口颌系统的动力之源,肌功能紊乱是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主要环节。低位咬合时,由于垂直距离降低及咀嚼效率的降低,通过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传入信号,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使升颌肌,特别是嚼肌的持续收缩、紧张痉挛、张力过大,导致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协调,产生疼痛。并可使关节受力加重而损伤其组织。焦国良等的研究指出,咬合板的作用主要是缓解升颌肌肌紧张[7]。本资料中所有患者经戴用垫后,咀嚼肌疼痛明显减轻。表明以垫恢复垂直距离,能使嚼肌、颞肌、翼内肌等闭口肌被动放松,消除异常肌肉活动的病理环境,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协调一致,以达到治疗目的。
3.3 疗效分析 颞下颌关节,尤其是髁突具有适应咬合而终身改建的能力,该资料患者年龄为45-61岁,在长期的磨损过程中,必然伴随着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或退行性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三维方向上的,该研究通过对关节间隙的测量、分析,以说明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变化来评价疗效,对颞下颌关节的改建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节间隙指髁突和关节窝及关节结节骨性成分之间的X线透射区,该研究所用测量方法为髁突的定量分析法之一,经在X线片上确定标志点后再做图测量,其结果客观准确。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关节弹响及疼痛消失,嚼肌及颞肌后份电位活动降低。从表1关节间隙的改变中看到,戴用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后,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减小,后间隙增大,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间隙有明显增加(P<0.05),显示髁突前、下移位至关节窝中央,前、后间隙基本相等。从表2可以看出,戴用后与戴用后半年的比较,关节前、后及上间隙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髁突前下移位后的位置稳定,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缓解,嚼肌及颞肌后份电位活动,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双侧对称协调。可以认为,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垫治疗能使下颌及髁突前下移位并稳定于正常的关节位,以利于恢复和建立正常的正中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关系,实现牙位、肌位及关节位的协调一致。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探讨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的实体建模方法
    下一篇文章:人体颞下颌关节盘抗力结构超微研究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