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病变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面颈部静脉畸形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静脉畸形即过去所称的海绵状血管瘤, 瘤体似海绵,为充满血液的不规则静脉腔窦和间隙所构成。其临床特征是:浸润皮肤,可见微隆起的青紫包块;浸润深部皮下组织,为囊性或压缩性包块,其大小随体位改变,阻断回流静脉,病变充盈增大。触诊检查,有时可及坚硬的静脉石。X线平片检查,可确认静脉畸形腔内钙化灶、静脉石及骨质变化。MRI表现为T1等信号,T2为较均匀高信号,能清楚显示静脉畸形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首选检查方法。

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也有差异,应根据部位、大小和回流速度选择。口腔黏膜及浅表部位的畸形可选用Nd:YAG激光、平阳霉素病变内注射等疗法;深部、局限、低回流型畸形,硬化剂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深部、高回流型畸形,推荐选用无水乙醇及其他硬化剂治疗、翻瓣激光、手术等综合治疗。对于大范围静脉畸形,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只能采用分阶段治疗和综合治疗。可选用的方法很多,例如手术+硬化剂注射,手术+微波热凝,病变内结扎+硬化剂治疗,激光+手术治疗等,单纯手术治疗,目前尚不能解决根治、复发和美观等问题。

硬化剂注射治疗可作为单一的治疗方法,亦可与手术、激光等联合应用。对于广泛性病变,硬化剂注射的次数多,治疗后复发的机会较大,其结果是控制病变。除常用的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absolute ethanol)和平阳霉素外,作为硬化剂用于治疗脉管畸形的药物还有十四烷基硫酸钠、乙醇胺、醇溶蛋白、泛影酸、喹啉、罂粟油、高渗葡萄糖、四环素或强力霉素、OK-432(溶链菌)、Ethi-bloc和尿素等。

无水乙醇可致血管强烈挛缩,并损伤管腔内膜,使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固定,蛋白变性、凝固,继而纤维化,形成血栓而达到治疗目的,是理想的栓塞剂。对于回流速度较快的面颈部静脉畸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快速推注无水乙醉,使之在病变内局部高浓度集中,迅速挛缩、闭塞病变血流出口的回流静脉,同时也可避免损伤病变外的正常主干血管。机械性压迫病变近端,减缓病变内血流速度,可使乙醇作用更加有效。由于开放的回流静脉被栓塞后,关闭的回流静脉代偿性开放,因此,分次推注无水乙醇,能将病变内的所有回流静脉逐渐栓塞,为硬化剂持续滞留在病变内创造了条件。

注射时,机械性压迫病变回流静脉,于病变中央穿刺,回抽见血,分次快速推注无水乙醇,推注压13.3~26.7 kPa,每次注射0.5~1.5ml,间隔2~5 min后再次推注,至出现病变回流静脉完全栓塞指征。对较大病变,可2~3天后于另一部位再次注射无水乙醇2ml,其后根据病变硬化程度,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和减少注射量,以免损伤正常组织。至病变完全硬化,2~4个月后病变逐渐萎缩。对较小病变,可根据大小,注射0.1~0.5ml无水乙醇,一次注射即可治愈。


                    病变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面颈部静脉畸形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
    下一篇文章:完全经口内入路面部复合性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病变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面颈部静脉畸形]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