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剩余牙槽嵴增高的研究和进展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24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天然牙缺失后,剩余牙槽嵴呈一种不可逆的,持续性的吸收,骨吸收的结果导致大量牙槽骨的丧失,不仅失去了支持义齿的理想形态,而且周围软组织相对增高破坏了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不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对于种植义齿修复,牙槽骨的吸收或丧失造成了植入区骨量不足,不能容纳种植体的植入,即使勉强种植,也会产生术区的骨裂、穿孔等并发症,导致种植的失败。因此,对于严重萎缩的牙槽嵴有必要进行牙槽嵴增高术(Alveolar ridge augmentation, ARA),目前,采用手术方式增高牙槽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总结了增高牙槽嵴的各种方法、临床效果及其研究进展,有助于临床的选择应用和发展。
1. 分类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增高牙槽嵴的方法,一般根据Matras  
的分类方法将牙槽嵴增高分为相对增高法 和绝对增高法。相对增高法主要指唇颊沟加深术,改变粘膜的附着相对增高牙槽嵴的高度,绝对增高法是增高牙槽嵴的实际高度,包括骨上移植术、骨内移植技术两类。下面依此分类进行讨论:
    2. 各类手术方式
2.1唇颊沟加深术
唇颊沟加深术又称为牙槽嵴延伸术 (ridge extension),目的是改变粘膜及肌附着的位置,使之上移(在上颌)或下移(在下颌),使牙槽嵴相对增高(唇颊沟加深)。主要包括粘膜下前庭成形术(submucosal vestibuloplasty)和粘膜、皮片移植前庭成形术(mucosa or skin graft vestibuloplasty),前者用于牙槽嵴较小,有足够的粘膜以供延伸,无过多的粘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或瘢痕者,后者适用于粘膜量不足,不能行粘膜下前庭成形术者,对于萎缩的下颌骨不能单独应用唇颊沟加深术,应与口底加深术联合应用 。Steinhauster 对780例患者进行了7年的追踪研究认为粘膜、皮片移植能完全覆盖粘骨膜,有效的防治移植片的退缩。但是大多数研究报道移植片在术后有20%-30%的收缩,如果术区涉及范围太广,还会在移植区发生瘢痕。唇颊沟加深术的远期效果不佳,Ackemann 研究发现唇颊沟加深的深度会随时间逐渐减少,并且有些患者在术后出现颏神经损伤的症状,影响唇舌的运动功能。Joos and Harle 研究认为术前牙槽嵴高度是手术成功的决定因素,对于下颌骨来说,如果高度小于20mm,骨吸收发生很快,5年后,牙槽嵴吸收为2.4mm,而高度大于20mm时,5年后吸收只为1.6mm。因此,一般要求唇颊沟加深术前牙槽嵴的高度不小于20mm,从而使临床应用受限。
2. 2骨上移植技术(onlay grafts)
骨上移植技术是指增高牙槽嵴表面的高度,根据材料可分为自体骨移植术、异体骨移植术、异体成形材料移植术、膜引导组织再生术。
    2.21  自体骨移植术(Autologots overlay grafts)    从移植角度来看,自体骨应是最好的移植材料,正如Becher所说“自体骨应作为一种移植的金标准,它具有良好的骨改建及重建性,而不发生机体免疫反应”。自体骨主要包括肋骨、髂骨、和软骨,从形状来看,肋骨比较适合上颌移植,髂嵴骨适合下颌,软骨二者兼可;从早期与牙槽骨结合情况来看,骨与牙槽嵴靠血块固定,软骨与牙槽嵴间是纤维结缔组织固定;从长期效果来看,肋骨、髂骨吸收较多,而软骨相对较少,这主要与血管不能长入有关。由于移植骨直接承受压力,所以会发生快速吸收。Davis 研究发现软骨移植在第一年有50%的骨吸收, Fazili 发现髂骨移植3年后会完全吸收,Koberg 发现第一年牙槽骨的吸收为51%,三年后为87%,5年后为103%,8年后为149%。自体骨移植还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易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因感染造成粘膜坏死或伤口裂开也较为严重,因此,目前不主张应用单纯的自体骨移植,而采取血管化的自体骨(vasicularized bone transfers)增高牙槽嵴,这虽然增加了早期成活率和抗感染能力,但仍不能避免自体骨的快速吸收。
2.22 异体骨移植术(allgraft)  由于自体骨移植需开辟第二术区,其来源受限,目前多采用同种异体的冷冻骨和矿化的冻干骨。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机体免疫的反应,有可能造成血液性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很少使用。
2.23   异体成形材料移植术(Alloplastic grafts)  由于自体骨移植片的吸收性,其替代物――异体成形移植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如羟基磷灰石(HA),生物玻璃陶瓷(Bioglass ceramics)等用于增大牙槽嵴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此类种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血管、骨生长的支架促进新骨沉积,能与宿主骨形成稳定而坚硬的骨性结合。Kent 用致密颗粒性HA加大56例萎缩的牙槽嵴,4年研究发现,牙槽嵴高度降低不足20%,可防止加大的牙槽嵴术后再吸收。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也产生了不少并发症,如粘膜穿孔,由于感染和裂开导致材料的部分和全部丢失,材料的移位而发生“沙袋”现象,以及三叉神经分支损伤的症状。异体移植材料另外一个缺点是成形性较差,与牙槽嵴形状相差甚远,并且往往是增加了种植区的机械稳定性,而减少了生物稳定性,不适合种植体的植入。根据目前的研究,Spickerman 认为这种方法只能用于某些特殊的病例。
2.24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是通过屏障膜分离不同特性的组织,利用组织再生速度的差异来引导骨再生的技术。在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早期,Hurley 首先使用Millipore 膜在正颌外科及颌面重建中治疗局部骨质缺损,但临床效果欠佳。到80年代,由于Nyman 小组系统的研究,成功的应用屏障膜在牙周组织再生术中,又有许多学者开始应用于牙槽嵴增高术中,利用屏障膜所形成的空间,让来自骨髓腔的成骨细胞或血管内细胞长入、再生成骨。同时隔离上层覆盖的非成骨性软组织细胞的侵入。目前所采用的材料有两大类,一类是吸收性膜材料,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为代表,随骨的生成在体内逐渐降解。另一类材料是非吸收性膜材料,以膨化聚四氟乙烯膜(expe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e-PTFE)为代表,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成形性,但需二次手术取出。1994年,Simion 采用钛加固的e-PTEF膜加高萎缩的牙槽嵴,在5例患者中,牙槽嵴高度平均增高3.3mm,但个别病例发现在膜与牙槽嵴边缘间有一层软组织存在。1997年,Schliephake  采用聚乳酸膜与种植体联合增高牙槽嵴,结果发现没有明显的新骨形成,牙槽骨的吸收与膜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大多数研究证实无论是非吸收性还是吸收性生物膜,都不能有效的保持膜下空间,即不能抵抗软组织的压力或其它外力,发生塌陷。因此,现有学者试图通过膜材料和自体骨移植同时进行,防止膜的塌陷,促进骨的再矿化,但是研究发现这些方法还没有自身骨膜+自体骨那样明显的膜效应,并且吸收性胶原膜还可导致感染或自体免疫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愈合过程中,屏障膜本身没有活性作用,它只是单纯的引导而不会产生诱导作用,因此新生骨较少而且不能完全发生矿化,潜在着生物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大多数研究还表明膜的暴露率约为12~16%,会导致新生骨和膜的丧失,不但不会增加牙槽嵴的高度,反而加速牙槽骨的吸收。      
    2.3骨内移植术(inlay grafts)
    骨内移植术是指增加牙槽骨的中部高度,主要包括三明治技术和骨牵张成骨术。
    2.31 三明治技术
    三明治技术是欧美国家盛行的一种骨量增加方法,由Schettler 在1974年首先提出,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手术方式,即盔式三明治截骨术(Visor-sandwich osteotomy)和内插入骨片的三明治截骨术(inter positional grafts and sandwich osteotomy) 。前者在下颌骨体部和正中联合处作矢状切口,造成一个带蒂的舌侧骨片,并提高之。其颊侧植入松质骨或骨髓,由于牙槽嵴顶向舌侧移位,减少了舌的活动空间,现临床已较少应用。后者在下颌骨作水平向切口,之间插入肋骨或髂骨移植片。现在的三明治技术主要指这种方法 ,既维持了牙槽嵴的原有形状,又有利于义齿的修复;避免了移植骨片的直接受力,减少了自体骨表面移植的快速吸收。一般上颌骨采用马蹄形骨切开 ,下颌骨为三段骨切开 ,主要为了保护颏神经。由于为水平切口,这种方法要求下颌骨垂直高度至少有9-10mm才能采用。Schettler  6年期间观察了25例下颌作三明治术患者,其中3例插入自体肋骨,20例为髂骨,2例冻干骨片,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愈合而无明显的自体骨吸收,6年的牙槽骨吸收不超过2mm。Farmand 对30例行上颌马蹄形三明治骨切开,插入劈开的薄片肋骨的患者进行了3年的研究,临床成功率为93%,牙槽骨垂直吸收为1.88mm(20%),横向吸收1mm。但是也有报道自体骨仍然发生了吸收,尤其对于代谢性骨丧失患者更为明显 。同样,这种方法需要开辟第二术区,增加了手术创伤以及手术并发症的机会。
    2.32牵张成骨术
    牵张成骨是利用骨的自身愈合来增加新骨的一种方法,该技术通过某种牵张装置,使骨切开处的骨组织受到缓慢而稳定的牵引和张力,激活细胞的增殖与合成功能,促使组织的再生,从而达到增长或伸直骨骼的目的,该技术首先由Codivilla于1905年提出,后经不断研究改进,至50年代才逐渐用于骨科临床。由于颅颌面骨的特殊解剖结构与功能,至8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颅颌面领域进行试验研究。1992年Macarthy等首次报告利用DO技术延长下颌骨的成功病例,随后又有加长或增宽上颌骨的病例报道,但对于萎缩的牙槽嵴的增高少有报道,1998年,Block 在动物实验中采用种植体固定的口内牵引器增高狗的下颌牙槽嵴,平均升高8.85+_1.05mm,并在升高的牙槽嵴上植入种植体,进行义齿修复后一年发现没有软组织炎症的发生,种植体达到骨整合而牙槽骨无明显的吸收。采用这种方法能使牙槽嵴在很大程度上增高,整个过程不需要开辟第二术区或异体材料。但是,由于萎缩的牙槽嵴不能容纳牵张器的固位钉,而口外牵张又易形成瘢痕,使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受限。
3展望
    增加牙槽骨的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现在多采用联合的方法治疗萎缩的牙槽骨,希望集中各种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Von  Arx 采用钛网+自体骨移植的联合骨上技术,在义齿修复后3年发现牙槽嵴高度在第一年的吸收率为1.0mm,随后每年为0.1mm,极大的减少了牙槽嵴的吸收和萎缩。这种满意的结果更加推动了单一方法向复合方法的转化,如异体成形材料可与骨诱导因子结合 ,变骨引导为骨诱导,增加成骨的能力,又可与屏障膜联合应用,保持一定的形状,更有利于新骨的形成。随着种植技术的开展,种植体也应用于各类牙槽嵴增高术中,刘斌等 采用种植体牵张、固定,并进行义齿修复的方法是目前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怎样保护拔牙后的创口
    下一篇文章:口腔局部解剖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剩余牙槽嵴增高的研究和进展]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