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反复烧结对In - Ceram 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制作 10个直径15mm的园盘状In - Ceram试件。使用Vita A2瓷粉,按操作常规烧结。依体瓷烧结次数分为四组:A组(3次)、B组(5次)、C组(7次)和D组(9次)。使用分光光谱测色仪测试试件的CIEL*a*b*色度值,并计算出其色差及CIEL*C*h色度值和色相角差。结果 L*值以烧结7次为最高,5次最低。a*值随烧结次数的增加而降低。b*值随烧结次数增加而增加。C*ab值和Hοab值随烧结次数的增加而增加。A组与其他三组的色差范围为0.57-1.10ΔE*ab,色相角差为0.01-0.15ΔHοab。 结论 在正常次数烧结下,In - Ceram全瓷修复体的颜色变化微小,不影响临床对修复体颜色的视感要求。
烤瓷修复体的体瓷初次烧结后,在制作室和临床上要多次修改,需反复烧结,有可能改变瓷的初始颜色。已有金属烤瓷修复体反复烧结对其颜色影响的研究[1、2、3、4、5],对In - Ceram全瓷修复体尚未见有关报告。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反复烧结对In - Ceram全瓷修复体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 设备和材料
1. In - Ceram全瓷系列:Vita Inceramat Ⅱ全瓷系列专用烤瓷炉(Vita Co.),Vita In- Ceram Alumina 氧化铝系列(VitaCo.),Vitadur Alpha Master Kit瓷粉(Vita Co.)。
2.测试仪器:分光光谱测色仪(Spectrascan PR650, Photo Research Co.)。
二、 试件的制作与分组
制作10个直径15mm的园盘状试件。按操作常规制作1mm厚的氧化铝底层,玻璃渗透。使用Vita A2瓷粉,塑瓷烧结,自身上釉。不透明体瓷厚0.2mm,体瓷厚1mm,透明瓷厚0.4mm。用特制模具塑瓷,以保证各试件瓷层厚度均匀一致。
烧结条件为:体瓷在600℃时预热6分钟,在真空条件下,以60℃/分的升温速度升至960℃,维持1分钟。自身上釉是在大气条件下以113℃/分的升温速度,从600℃升至940℃,维持1分钟。
按体瓷烧结次数分成四组。A组:烧结3次;B组:烧结5次;C组:烧结7次;D组:烧结9次。
三、 测试方法
10个试件在烧结3次后测色,并依次烧结至5次后、7次后和9次后分别测色。
测试前用标准黑白板标定仪器,测试条件为MS-75镜头和D65标准光源,照度为2000勒克斯,几何条件为45°/0°。在黑白两种背景下分别测试试件中央部位,每一种背景每一个试件测三次,每次旋转120°。所得测试平均值为该试件的色度值(CIE1976L*a*b*表色系统),并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CIEL*a*b*表色系统的色差和CIEL*C*h表色系统的色度值和色相角差[6]。
结果
1.各组试件的色度值和比较见表1和表2。
L*值以烧结7次为最高,5次最低,A组与其他三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a*值随烧结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除A-B组间的差异外,A组与其余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b*值却随烧结次数增加而增加,除A-B组间的差异外,A组与其余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C*ab值和Hοab值也随烧结次数增加而增加。
2.各组间的色差和色相角差见表3。
A组与其他三组的色差范围为0.57-1.10ΔE*ab。而色相角差范围为0.01-0.15ΔHοab。
讨论
??在本研究中,In-Ceram全瓷试件的明度(L*值)随烧结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大,在烧结7次时最大,而在烧结9次时则稍有降低。
红色(a*值)却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而减少。黄色(b*值)和彩度(C*ab值)与明度的变化相似,均是依烧结次数增加而增大,在7次时最大,9次时稍有变小。色相角(Hοab值)随烧结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从实验数据可知,反复烧结可使In - Ceram体瓷的明度和彩度增加,色相向着黄色偏移。表明反复烧结会对In - Ceram体瓷的颜色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是体瓷内部的结构在反复烧结中发生改变而产生的。
??牙科陶瓷也与普通陶瓷一样,已知为多相多晶体,其显微结构由晶相、玻璃相和气相三相所构成[7]。当光线在通过瓷体时,会受到这三相的影响,而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陶瓷的多种晶相多数由配料所决定,但却受工艺制作的影响甚大[7]。晶相的性能决定了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能。当光线透过瓷体时,光线在晶粒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散射,可使透光率减少。已知晶粒尺寸小于2微米时,晶界的体积几乎占总体积的1/3以上,其数量之大,可说明晶界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7]。In-Ceram体瓷的反复烧结有可能产生新的晶相,也可能改变所生成的晶体的大小和结构,因而可能改变其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