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毕业生人数稳定增加
在1950—1952年,毕业生人数总共只有6393人,每年平均仅2000余人,而到了2006年,我国医药类毕业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25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毕业生人数的100余倍。我国医药类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充实了国家的卫生人才数量,提高了卫生服务和卫生管理的总体水平,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另一方面,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给毕业生的就业也带来了新的困难。
(二) 总体就业率水平较高
从公开的就业率数据看,医药类各专业的就业率排名基本保持稳定,处于平均以上水平。另外,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44所直属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有关情况,各高校总体一次就业率达到82%。其中本科生一次就业率85%,专科生一次就业率54%。这44所高校按学科门类统计的就业落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医学92.08%、教育学87.88%、理学85.54%、农学84.75%、历史学80.09%、哲学75.98%、经济学74.11%、文学74.05%、法学69.49%。武汉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办公室发布的“2007年度武汉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数报告”中,医学专业在各专业就业率排名中分别居第9位 (2006年) 和第10位 (2007年)。人事部在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15个副省级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调查后,完成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指出,医药卫生专业毕业生需求增长较快,进入了前10名,其中这些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在东部沿海八市尤为突出。另据卫生部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全国61所样本院校、55 717样本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全国医药院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6.28%,高出教育部公布的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多个百分点。
(三)专业需求参差不齐
尽管目前医药学专业的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专业之间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反映在各专业的总体就业率并不相同。
(四) 就业流向趋于多元化
医药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和机会比以往要大得多,除了卫生行业、制药或医疗器械企业这些传统的就业行业外,与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相关的行业开始受到毕业生的青睐,而选择完全脱离卫生行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另外,在每年的毕业生中,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和出国的毕业生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医学院校中直接读研和出国的比例相对较高。
根据卫生部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统计,2006年,医药院校有近60%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卫生系统单位工作,这也一直是我国医药院校毕业生的普遍就业渠道。进入其他行业,如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公司的则占22.99%。
(五) 高校、地区不平衡
由于各高校成立时间不同、发展机会不均等,在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各高校间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并不会完全处于平等状态。那些学校声誉影响大、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和医疗、科研水平高的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各方需求信息纷至沓来,供需比远远超过一般院校的毕业生。
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发达省市,医疗卫生系统具有很多的分支机构,各种级别、各种水平的医院林立,尽管卫生人才也面临日益饱和的压力,但机会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要多。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各类世界或国内知名药企的聚集地区,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也比较多从高校所在的地区看,不同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尽管专业相同,但在就业时遇到的机会却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