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神经资讯中心 Topics
我国涎腺非肿瘤疾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2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核心提示:
我国研究涎腺非肿瘤疾病的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面:①舍格伦综合征(sjgern syndrom,SS);②涎腺慢性炎症;③涎腺良性肥大。舍格伦综合征在临床较为常见,故研究从舍格伦综合征开始,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即有较多X线及病理方面的报告。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在临床上常与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症混淆。

  一、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1.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北京郊区进行了2 060名,年龄大于16岁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2 060人中634人诉有口干和(或)眼干,经过口、眼干燥的观察及血清抗核抗体(ANA)检查,其中16例(0.77%)符合哥本哈根诊断标准,6例(0.29%)符合FOX标准。这一资料所示男女之比为1∶20。平均发病年龄约40岁,最小5岁, 最大65岁。

  2.病因学研究:①EB病毒感染;常常隐性感染人群的EB病毒的DNA和EB相关抗原在原发性SS(1°SS)患者组中出现的机率明显升高。②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有的学者提出逆转录病毒可引起SS,但也有学者提出此病毒并非是外来的,而是存在于宿主的基因物质中。③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1°SS病有遗传倾向性,在1°SS患者中HLA频率增高。④细胞因子;SS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检测与对照组差异明显,表明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变化与SS发病有一定关系。在SS小涎腺中发现5种细胞因子的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1°SS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高于继发性SS(2°SS),并在淋巴细胞浸润之前有此表达,提示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有细胞因子的参与。

  3.临床研究:已有大量报告。长期追踪观察115例SS,有22例成人腮腺腺炎病例,经过长期追踪(平均10年), 发现12例儿童期无腮腺反复肿胀的患者发展成为SS。这些患者在出现口干、眼干之前有腮腺反复肿胀,平均5.2年。另10例成人腮腺腺炎患者在儿童期腮腺反复肿胀,并持续到成年,其中7例患者病变痊愈或好转。当SS患者腮腺反复肿胀发生在口干、眼干之前时,按国际诊断标准不能诊断为SS,而误诊为成人腮腺腺炎,因此建议用SS亚临床型(subclinical SS)来诊断成人腮腺腺炎儿童期无腮腺反复肿胀的患者,作者资料表明SS亚临床型约占SS患者10%(12/115),多见于1°SS(10/12)。

  曾有报告8例儿童的临床及X线表现,发现涎腺反复肿大是儿童SS的重要表现,这与成人患者有所不同;主导管呈花边样改变在儿童SS的涎腺造影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涎腺淋巴上皮病变:近些年来对该病的免疫学研究较多,恶变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对癌变问题的深入研究不多。有学者对10例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和5例恶性病变(3例恶性淋巴瘤、2例癌瘤)中浸润淋巴细胞和增生上皮细胞作了改良银染色法(AgNoRs)计数,并以正常涎腺为对照。作者认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增生的上皮细胞增生活性的升高是该病发生恶性淋巴瘤和癌的基础。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6例腮腺和颌下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beuign lymph epithelcal lesion, BLEL)和8例正常腮腺和颌下腺组织中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抑癌基因P53在BLEL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预示BLEL可以恶变。

  4.检测方法的研究:①唇腺活检;最近有100例唇腺活检报告,结果发现,1°SS和2°SS组比较,除纤维化在后者较多见外,腺体萎缩、导管扩张及淋巴细胞浸润在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干燥综合征组与非结缔组织病组比较,上述各种病变间差异明显。1°SS组中78.5%达到Chisholm分度的Ⅳ度,2°SS组中65.22%达到Ⅳ度,而非结缔组织病组仅22.2%有类似病变。按此标准,唇腺病理对S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8%和77.1%。②涎腺造影;有学者报告100例SS患者造影图像变化中87例出现末梢导管扩张,8例 只显示主导管扩张,5例呈正常腮腺改变。对36例SS造影图像进行追踪观察,追踪时间平均25个月,分三组进行观察:继发组[口干和(或)眼干及结缔组织病]、原发组(口干和眼干)、可能组(仅口干或眼干)。资料显示:其一:眼干及结缔组织病继发组和仅眼干的可能组对腮腺影响不大,造影改变不明显,无点状扩张,而呈阴性涎石伴管炎改变,结合临床表现才能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鉴别;其二:总唾液流率与腮腺造影改变呈负相关关系, 总唾液流率低者腮腺造影点状扩张多,反之亦然。③总唾流率:有报告30例SS以主诉口干就诊,将其与23例无口干的对照组进行静止总唾流率及动态总唾流率测定,前者与口干症状更加密切相关,后者是反映涎腺储备功能的良好指标,作者认为同时测定这两个项目既能客观评价口干程度,又能客观评价涎腺储备功能状况。有报告将27例SS、25例慢性阻塞性腮腺炎(COP)、32例腮腺良性肥大及32例对照组的唾液总流率、混合唾液中sIgA、IgG、钾、钠、钙、磷、氯的浓度及单位时间分泌总量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SS组唾液总流率下降,免疫球蛋白及电解质浓度升高,但总量下降,COP组仅有钾、钠、氯、钙总量的显著降低,腮腺良性肥大组磷浓度及总量显著升高。说明免疫球蛋白及电解质总量的下降是SS的特征性表现。提示,测定唾液成分总量较测定唾液浓度更有意义。④免疫学异常;多种自身抗体,如ANA,SSA,SSB,类风湿因子(RF)等及细胞免疫异常均有报道。⑤核素动态显象;有报告对SS患者30例与30名健康人的口腔放射性进行定量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S患者口腔放射性比值(口腔计数/本底计数)明显低于健康人,说明腺体功能存在明显的障碍。⑥B超观察;有报告72例涎腺腺体B超表现为四类:中等均匀(正常涎腺B超表现)、中等不均匀、减低不均匀及占位性病变。正常涎腺B超表现者占52.72%,异常者占47.28%。阳性率较低,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作者认为腺体回声不均匀确为SS患者涎腺B超检查中的重要表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B超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损害、简便、省时等优点,对占位性病变检出力强,可作为SS诊断中辅助检查方法。 5.诊断标准初步交换意见:分型采用原发性SS及继发性SS,后者伴有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等)。以下4项标准中满足3项者可诊为原发性SS:①口干症状及体征;进固体食物吞咽困难及舌像异常或口底粘液池少。②总唾流率下降;上午空腹咀嚼医用白蜡5g/6min唾流率低于6ml,为异常减低。③造影特征性表现或唇腺活检阳性。 ④血清学自身免疫特征表现;其一中一项阳性或其二中二项阳性。其一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其二血清IgG增高,ANA(+),类风湿因子(+)。眼干症标准待眼科专家补充。

  6.治疗:治疗仍较困难,舒雅乐(25mg 环戊硫酮及适量赋型剂组成的糖衣片)可缓解部分患者口干症状,肌内注射胸腺肽在临床应用较多,可减少腮腺反复肿胀、缓解全身疲劳 。中药SS糖浆、活血生津合剂与西药合用,疗效尚可。本病病因、发病机制不明,治疗亦非根治,本病虽呈慢性疾病,但预后良好。切除病变腺体,对于预防瘤样淋巴上皮病恶变、减少自身抗原是合理、可取的。

  二、腮腺炎症

  1.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有作者将慢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临床、血清免疫学、造影、核素 、组织病理,超微病理及长期追踪观察专题研究,提出新的综合分类:

  (1)儿童复发性腺腮炎: 作者报告102例的临床表现、腮腺造影、双侧腮腺核素动态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及28例包括腮腺造影的追踪观察,追踪时间平均7年。得出以下结论:①该病病因为流行性腮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所致逆行感染;家族性发育异常也为潜在因素;与儿童期腮腺免疫功能不全有关,随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发育完善,病变可自愈。②核素扫描示腮腺摄取功能正常,排泄功能迟缓。③长期观察见腮腺肿胀频率逐渐减少至多年无症状,造影见点状扩张减少、消失或不变,82.4%青春期后无症状。④病变若在儿童期未能痊愈,17.6%成年后仍可发作,并有自愈倾向,未发现病变发展至舍格伦综合征者。

  (2)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作者报告成人复发性腮腺炎35例临床、实验室、腮腺造影所见。35例长期随访(平均8年),结果发现成人复发性腮腺炎并非自身免疫病,可自愈,包括临床及X线痊愈。X线痊愈在临床症状消失后3~5年,其转归可为腺体明显变性,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要与临床病史结合才能加以鉴别。另外,尚需与舍格伦综合征、腮腺良性肥大继发感染鉴别。

  (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作者报道慢性阻塞性腮腺炎92例(117侧病变腺体)的临床、造影、核素检查及其治疗,该病的特点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腮腺分泌液流出缓慢或受阻致上行感染,腮腺反复肿胀、流脓,造影表现为主导管、叶间及小叶间导管扩张的病变。作者根据造影与病理对照,提出造影的四种形态特点及其分类,这种分类既反映了疾病程度,也为治疗提供参考。作者认为甲紫注射治疗只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腮腺炎保守治疗无效及术后遗留副腺体及导管前段者。其方法简便、实用、疗效肯定。另有报告甲紫注射后在小型猪、犬腮腺内动物实验病理观察为腺体变性、坏死、萎缩、修复。

  长期以来,慢性腮腺炎症疾病概念不清,命名混乱,新分类可直接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

  有作者报告50例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临床表现及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结果,认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不但表现为以IgA异常为主的体液免疫缺陷,又表现为T细胞亚群为主的细胞免疫缺陷,提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需以增强免疫功能为主的综合治疗。

  2.颌下腺炎:有作者通过72例正常颌下腺的核素显象检查,首次阐述了颌下腺的功能曲线特点和对颞部本底进行校正以作为颌下区本底,确定了评价颌下腺功能的五项指标,初步得出了正常范围值,为深入研究颌下腺的功能奠定基础。

  有26例颌下腺涎石术后腺体功能恢复情况报告,在单纯经口内取石后,腺体功能近期恢复可达70%以上,但随后颌下腺功能呈现下降趋势。颌下腺涎石的治疗中,有效地阻断阳性涎石形成前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控制腺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对防止功能降低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下一篇文章:涎腺肿瘤C-erbB-2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我国涎腺非肿瘤疾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 |
    银瀚科技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