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损伤资讯中心 Topics
创伤性颊脂体疝的临床及机理
作者:谢文扬 程贤书 日期:2007年01月23日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浏览:

核心提示:

  【摘要】 目的 加深对创伤性颊脂体疝的认识并揭示产生机理,为合理命名提供佐证。方法 对10例创伤性颊脂体疝临床病例观察,并采用6具(12侧)未经处理的新鲜尸体标本实验观察。结果1侧撞击型与5侧刺戳型模拟实验成功标本的疝出物是咀嚼脂肪垫的颊突(即颊脂体),其形态大小部位与临床病例的疝出物相符。结论 实验证实了临床疝出物是颊脂体而不是颊脂垫,合理的命名应是创伤性颊脂体疝。

  创伤性颊脂体疝系面颊部受创击或口内颊部戳伤后颊脂体疝入口腔,多发生于婴幼儿。自1968年Clawson等[1]首次报告后,又有一些报告[2~4],但命名不一致。我曾提出颊垫、颊脂垫、颊脂体的概念有所区别,临床病例的脱出物是咀嚼脂肪垫的颊突(即颊脂体)的推论[5]。现报告一组病例及实验观察,以揭示颊脂体疝形成机理,证实上述推论,并为合理命名提供佐证。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病例资料

  创伤性颊脂体疝共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15天4例,2~8个月2例,2~5岁4例。创伤原因:外伤5例,新生儿不吮乳按当地习俗在口内“挑黄”5例。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

  未经处理的新鲜尸体标本(临床死亡时间1~23h)6具(12侧)人为造成颊脂体疝。

  1.撞击型颊脂体疝:皮肤无破损情况下,拳击面颊部,观察口内颊部疝出物情况。12侧中临床死亡时间1h的标本右侧成功,创口在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疝出物为鸽蛋大小椭圆形、光滑、黄白色,与临床病例相符。

  2.刺戳型颊脂体疝:竹筷与颊粘膜部呈约30~45°角用力刺戳,临床死亡时间在6h内的标本成功(5侧),11个创口均在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疝出物均与临床病例相符。

结果

  全部尸体均从口角至颊部全层切开,解剖颊脂体及附近结构,直至颊垫尖及上颌结节深面,并观察毗邻连属关系。结果发现,从口角到腮腺导管开口前方,颊部皮肤至粘膜间无类似咀嚼脂肪垫的脂肪组织。自腮腺导管开口以后,皮肤、皮下脂肪层与粘膜颊肌层开始分离,其间夹以腮腺及导管、嚼肌、下颌升支、翼内肌及颊脂垫等结构。颊脂体(即颊突)位于嚼肌前缘,为松软光滑的大脂肪球,其外包有一层极疏松的筋膜结缔组织,在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为缩窄部。观察疝入口腔的颊脂体标本已不在嚼肌前缘,而是以缩窄部为蒂,向口腔转位。颊脂体向口腔疝出后,嚼肌前缘原位置处即显空虚。

讨论

  一、命名

  根据颊脂体的解剖学研究[5],颊脂垫是指咀嚼脂肪垫紧贴颊肌表面的体部及颊突;颊脂体则单指咀嚼脂肪垫的颊突。模拟实验证实颊脂体(即颊突)不是颊脂垫;故疝出物应称颊脂体而不应称颊脂垫。本组及其它作者报告病例,颊脂体均因压力改变经一小裂口突出,呈典型的嵌顿状,故称“疝”比“脱出”更恰当。综上述,作者推荐更合理的命名是创伤性颊脂体疝(traumatic herniation of corpus adiposum buccae)。

  二、类型

  根据成因及作用力方式不同,可分为:刺戳型——致伤物直接在口内颊部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刺戳造成创口,引起颊脂体疝入口内者。撞击型——面颊部受到钝力作用,致伤物间接造成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裂口,引起颊脂体疝。

  三、治疗

  切除疝出的颊脂体。局麻下颊粘膜缝合。

  四、撞击型颊脂体疝发生机理

  当面颊部受到一个足够大的由外向内的钝力作用时,包夹颊脂体的“闭合体”内压增加,薄弱环节的腮腺导管开口后下方首先造成裂口;同时颊脂体受外力震动及挤压,很容易与周围组织游离并顺受力方向向口内移位。颊脂体极柔软,富有伸缩性,易被“挤”出裂口,形成撞击型创伤性颊脂体疝。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兔颞下颌关节盘移位与骨关节病关系的评价
    下一篇文章:兔动物模型在组织工程骨、软骨研究中的应用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创伤性颊脂体疝的临床及机理]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