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脂垫在口腔内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核心提示: 颊脂垫是咀嚼脂肪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Egyedi[1](1977)最先将其作为带蒂移植体封闭口腔上颌窦瘘和口腔与鼻腔的洞穿。后来Tideman[2](1986)用来覆盖游离皮片的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获得成功。作者自1993年起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颊脂垫的应用解剖、颊脂垫瓣的制作技术、适应症及优缺点等问题讨论如下。
1 应用解剖要点[3]
颊脂垫是紧贴于颊肌表面的咀嚼脂肪垫的体部和颊突所组成。内侧与颊肌相连,外侧与咬肌
颊脂垫是咀嚼脂肪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Egyedi[1](1977)最先将其作为带蒂移植体封闭口腔上颌窦瘘和口腔与鼻腔的洞穿。后来Tideman[2](1986)用来覆盖游离皮片的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获得成功。作者自1993年起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对颊脂垫的应用解剖、颊脂垫瓣的制作技术、适应症及优缺点等问题讨论如下。
1 应用解剖要点[3]
颊脂垫是紧贴于颊肌表面的咀嚼脂肪垫的体部和颊突所组成。内侧与颊肌相连,外侧与咬肌、下颌升支及颧弓毗邻,前界位于腮腺导管穿过颊肌处,后方和上方位置不固定,可延伸至颞下区,下方止于磨牙后三角。颊脂垫血供丰富,动脉系统有颌内动脉的分支颊动脉和颞深动脉;颞浅动脉的分支面横动脉;有颌外动脉的小分支,并经血管造影证实有三重血液供应。静脉回流,面前静脉回流前部血液,颌内静脉与翼静脉丛回流后部血液。
2 颊脂垫瓣的制作技术要点
于组织缺损区边缘近颊脂垫处切开颊部粘膜,在颊脂垫被膜表面分离,翻起粘膜瓣,暴露颊脂垫。沿被膜四周表面继续分离,边分离边将颊脂垫向缺损区牵拉,覆盖缺损区达无张力止,形成以基底部血管丛为蒂的颊脂垫瓣,缝合创缘,暴露的颊脂垫瓣表面不需植皮。
3 临床资料
本组共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4~72岁,平均52岁。7例中恶性肿瘤3例,其中磨牙后三角区1.0cm×1.5cm大小高分化鳞癌1例,后颊部粘膜2.0cm×2.0cm大小中度分化鳞癌1例。上颌结节区的腺样囊性癌1例。软腭部的多形性腺瘤2例,口腔上颌窦瘘2例。最大缺损直径5cm。结果,7例患者均获得成功,组织瓣无坏死、感染等情况,表面并能良好上皮化,术后修复区外形满意,无张口受限。
典型病例
例1 患者杨某,男,65岁,右磨牙后三角区1.0cm×1.5cm大小高分化鳞癌。全麻下行右龈颌颈联合根治术。距肿物边缘约1.5cm的正常组织内切除癌肿,并将()/(7 ) |的远中下颌骨作方块切除,肿物切除后用颊脂垫覆盖组织缺损区,与缺损边缘缝合,打包固定。术后12d拆除打包敷料,见颊脂垫瓣成活良好。术后三月复查,颊脂垫已完全上皮化,其外观与正常颊粘膜相同。
例2 患者胡某,女,58岁,左软腭部多形性腺瘤,大小约2.0cm×1.5cm。全麻下行沿瘤体边缘0.5cm的软腭全层切除,并咬去部份硬腭后缘。缺损区用从上颌结节区引颊脂垫瓣修复。术后2周颊脂垫成活良好。术后3月复诊,颊脂垫已完全上皮化。
例3 患者刘某,女,24岁,左上颌第一磨牙区的口腔上颌窦瘘,瘘口直径约8mm,曾行过瘘口周围粘骨膜瓣封闭术后复瘘,并伴有上颌窦炎。局麻下完全切除上皮瘘道及炎症组织,用颊脂垫瓣封闭瘘口,与腭部粘膜缝合,术后2周形成较硬的肉牙组织,并完全形成上皮。术后3月复查,口腔前庭沟几乎完全恢复至术前深度,瘘口已完全封闭。
4 讨论
颊脂垫是一团特殊的脂肪组织,它与皮下脂肪有明显的区别。颊脂垫由筋膜包被,主要位于颊肌与下颌升支、咬肌之间。由于颊脂垫获取容易,血运丰富。有文献报道用颊脂垫做衬里行骨移植即时重建上颌骨的缺损和应用带蒂颊脂垫辅助修复腭裂,及术后继发缺损[4,5]。使颊脂垫瓣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颊脂垫瓣修复口腔内缺损具有以下优点:(1) 颊脂垫血运丰富,血供来自颊动脉,颞深动脉、面横动脉和面动脉的小分支,形成的带蒂组织瓣成活率高,不易出现感染和坏死;(2) 该瓣距口腔内缺损区近,手术操作方便;(3) 手术切口位于口腔内,位置隐蔽,病人易于接受;(4) 颊脂垫是可牺牲的组织,移植后不会造成颊部或口腔供区的缺损畸形;(5) 颊脂垫可根据需要用于邻近区域的粘膜、肌层及部份骨质的缺损修复,且可作为植骨的良好受床;(6) 移植瓣表面不须植皮,可自行上皮化;(7) 术后并发症少,不会出现咀嚼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不足:(1) 没有独立的供养血管,不能作远端移植和游离移植,只能行周围邻近组织缺损的修复;(2) 供体有限,形成瓣的面积小,只能行3cm×5cm以下面积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关阅读:
TAGS:颊脂垫,垫在,口腔,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热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