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种植资讯中心 Topics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2)
作者:邓飞龙等 日期:2011年10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3 讨 论

  本实验大体、影像学观察结果显示,植骨材料充填组比空白对照组新骨形成明显,说明两种植骨材料在本实验动物模型中均能起到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本实验中所制备的骨缺损区外形扁平宽大,周围毗邻的骨组织较少,该种情况下单纯运用胶原膜具有较大程度可让性,不利于骨组织再生空间的形成和维持;而Botticelli制作的骨缺损区为环形狭长外形,周围有足够的骨组织环绕,该情况比较利于骨组织再生空间的形成和维持。

  本实验组织学观察发现,Bio-Oss植骨区成骨范围在6周时还主要集中在骨缺损边缘,而P15植骨区即使在血运相对缺乏的骨缺损中央区也可见到明显成骨现象,形成了多中心成骨[2]。P15与Bio-Oss相比,显示出较多的新生骨,较高的植骨材料骨结合率以及较少的植骨材料。

  笔者认为上述结果与P15表面结构的特殊设计有关。P15无机载体表面复合有生物活性肽(人工合成的15个氨基酸序列),该序列存在于天然骨组织Ⅰ型胶原α链,在有机体内担负着骨性祖细胞结合、迁移、增殖、分化以及最终成骨作用[2]。

  另外,上述结果与P15的构成成分也有密切联系。虽然有学者[4,5]认为Bio-Oss的缓慢吸收并不会影响新骨形成,但本实验结果提示P15中所包含的可吸收凝胶基质能够更好地解决因为无机基质吸收缓慢而不能为新生骨组织生长提供足够空间的矛盾。

  本实验组织学标本观察时发现:Bio-Oss组的植骨材料颗粒在经过6周的骨组织再生改建后,仍可在一个标本中发现其直接附着于种植体表面,而P15组所有标本中仅可观察到新生编织骨、成熟板层骨和骨髓组织紧密附着于种植体表面。国内学者耿威、宿玉成等[6]发现Bio-Oss不直接附着于种植体表面,并由此认为Bio-Oss颗粒的存在并不会影响骨-种植体结合率。由此可见,种植体表面的植骨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骨组织新生改建,趋向于通过新生骨组织与种植体表面连接。

  与Bio-Gide天然可吸收胶原膜联合应用,P15和Bio-Oss均能明显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的骨组织再生及种植体界面上新骨形成和成熟,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参考文献】

  HOLE B B, SCHWARZ J A, GILBERT J L, et al. A study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sequences (P-15) on the surface of an ABM scaffold (PepGen P-15TM) using AFM and FTIR [J]. J Biomed Mater Res A, 2005, 74(4): 712-721.

  VALENTIN A H, WEBER J. Receptor technology-cell binding to P-15: a new method of regenerating bone quickly and safely-preliminary histomorphometrical and mechanical results in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s [J]. Keio J Med, 2004, 53(3): 166-171.

  罗智斌, 丁学强, 邓飞龙,等.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3, 24(2): 126-128.

  BOTTICELLI D, BERGLUNDH T, LINDHE J. The influence of a biomaterial on the closure of a marginal hard tissue defect adjacent to impla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dog [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4, 15(3): 285-292.

  SCHLEGEL K A, FICHNER G, SCHULTZE-MOSGAU S, et al. Histologic findings in sinus augmentation with autogenous bone chips versus a bovine bone substitute [J]. Int J Oral Maxillofac Implants, 2003, 18(1): 53-58.

  耿 威, 宿玉成, 徐 刚,等. Bio-Oss结合Bio-Gide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组织学研究 [J]. 口腔医学研究, 2005, 21(1): 4-7.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根管治疗中不同冲洗液联合应用去除根管玷污层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文章:腭部岛状瓣修复磨牙后区缺损16例临床分析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 |
    银瀚科技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