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核心提示: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全球每年约有近30万的新发病例。虽然临床上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方法,药物能靶向性消灭淋巴瘤细胞,迅速缓解症状,但统计数据显示,许多人因缺乏有关知识,就诊时不少病人已到晚期,给治疗带来困难。国际淋巴瘤联盟、WHO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病毒与细菌、免疫缺陷、环境因素及职业暴露、饮食、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输血、外原性雌激素等。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了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认为人体感染上某些病毒(如EBV)后,病毒侵入人体正常细胞内,可引起基因融合或自发突变,也可引起机体的抗原受体基因变异和免疫功能缺陷。在合适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就会诱导肿瘤的发生。
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颌下、锁骨上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有肿大,无痛,有韧性。肿大的淋巴结起初只有黄豆大小,可活动,以后逐渐增大并与周围组织或皮肤黏连,同时全身会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专家提醒说,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早到医院作有关检查。大量临床报道证实,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