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9月15日——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淋巴瘤)(Hodgkin’s disease,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s lymphoma,NHL)2大类。在全球范围内,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情况有显著差别,非霍奇金淋巴瘤占人群肿瘤病例的3%左右,而霍奇金病约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5。有资料显示,我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较高,男性为1.39/10万,女性为0.84/10万,死亡率为1.5/10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占第11~13位。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全球每年约有近30万的新发病例。虽然临床上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方法,药物能靶向性消灭淋巴瘤细胞,迅速缓解症状,但统计数据显示,许多人因缺乏有关知识,就诊时不少病人已到晚期,给治疗带来困难。国际淋巴瘤联盟、WHO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恶性淋巴瘤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病毒与细菌、免疫缺陷、环境因素及职业暴露、饮食、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输血、外原性雌激素等。近年一些学者提出了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认为人体感染上某些病毒(如EBV)后,病毒侵入人体正常细胞内,可引起基因融合或自发突变,也可引起机体的抗原受体基因变异和免疫功能缺陷。在合适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就会诱导肿瘤的发生。


恶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颌下、锁骨上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有肿大,无痛,有韧性。肿大的淋巴结起初只有黄豆大小,可活动,以后逐渐增大并与周围组织或皮肤黏连,同时全身会有不明原因的发热。专家提醒说,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早到医院作有关检查。大量临床报道证实,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淀粉样变
    下一篇文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鉴别诊断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9月15日——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