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科学基金与口腔医学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科学基金与口腔医学 
徐岩英,董尔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涉及口腔及其相关器官疾病(包括口颌面软硬组织的损伤、疾病和口颌发育异常等)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口腔医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医学其他分支学科类似,但口腔医学由于所研究器官的特殊性,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上与医学其他学科也有显著不同,如口腔疾病治疗过程涉及的材料和设备多达4 000余种。因此,在教育和医疗机构上,国内外都将口腔医学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我国口腔医学的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期望在未来5年内有更大的发展。

1 口腔疾病的现状及其危害
  
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龋病和牙周病的患病率占人体各器官疾病之首。龋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之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 )列为第3大非传染性重点防治疾病。龋病随人类进化及经济活动的发展, 特别是随食糖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虽然采取了氟化水源及窝沟封闭等预防措施, 在发达国家龋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龋病在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并开始进入令人不容乐观的平台期。我国患龋率为40%~65%,近年来农村儿童和青少年患龋率上升幅度较大。牙周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 55~64岁年龄组高达90%以上, 牙周炎占拔牙原因的40%左右, 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已被WHO列为人类健康的10项标准之一。近年来,有初步研究表明,牙周炎症、口腔的某些致病菌与糖尿病、心血管病、出生缺陷及早产低体重儿和肺部感染的发病或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发展和激烈竞争,心身疾病在口腔的表现日益突出, 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错合畸形患病率为29%~48%,另有约10%受到颞下颌关节病及颌面疼痛的困扰,不仅影响颌面发育, 还可继发龋病、牙周炎症,严重影响咀嚼、吞咽、呼吸、发音及颞下颌关节的发育和功能。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由于龋病、牙周病、外伤、肿瘤和先天畸形引起的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比例相应增多, 传统的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方法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近年来日益发展的种植义齿修复虽然为牙缺失修复开辟了一条治疗途径, 但仍因人工材料与人体组织的欠匹配,难以获得十分满意的生物学效果。口腔癌发生率占恶性肿瘤的第6位, 口腔黏膜因其解剖位置易于直视观察、取材、干预及跟踪, 是研究黏膜系统、观察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极好窗口。头颈部肿瘤放疗及化疗有较多的副作用, 40%的化疗、80%的骨髓移植和100%的放疗有口腔副作用如黏膜炎、唾液腺功能低下、疼痛、口干、味觉功能异常、猖獗龋、软硬组织坏死、念珠菌感染等。
  
上述口颌面疾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受到多因素影响,又影响着多种疾病。口腔不仅是600多种微生物的储藏库、集散地,而且也是多种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进入渠道,还是许多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口腔疾病引起的病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2005年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者发表SCI论文统计分析
    下一篇文章:20世纪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艰辛历程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科学基金与口腔医学]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