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面部外伤中颧骨骨折较为常见,以往的手术治疗多局限于眶底和颧突部植骨或一般骨折复位,但只能改善部分外形,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自1995年以来,应用颧骨三个突错位愈合处全部截开,自体骨移植延伸颧弓,小夹板坚硬固定、复位眶缘时部分重叠,同时眶壁植骨,矫治10例单侧颧骨骨折后遗畸形,塌陷的颧骨得到彻底复位、外形良好,同时眼球内陷、下移及复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32.5岁,都为单侧性,左右眼比例4∶6。外伤原因,9例为车祸,1例为拳击。
ss=tt1> 症状与诊断:10例均为外伤性颧骨骨折移位畸形,临床表现为患侧颧骨部塌陷,轻重不等的眼球下移,有时伴有眼球内陷,颧弓向外侧突出或向内侧凹陷,其中有4例表现为复视,3例已失明,2例眼球已摘除。头颅X线华氏位及CT均提示颧骨三个突移位情况。
手术方法:头皮冠状切口径路及眼睑附加切口,冠状切口开始在帽状腱膜下分离,至眶上壁,继续向外侧沿眶外侧缘骨膜下,同时在颞部切开颞筋膜浅层,在脂肪层中直达颧骨、颧弓、与眶外侧缘分离层次相连成一片,继续剥离松解颧弓及眶外侧壁骨折处纤维粘连,以及颧骨及颧弓下缘肌肉附着处。随后在距下睑缘下3mm处切开皮肤,分开眼轮匝肌,由眶隔上方直达眶下缘,此时注意不要损伤眶隔。切开眶下缘骨膜,用剥离子剥开,即可暴露眶下缘、眶下壁、颧骨及上颌窦前壁。完全暴露颧骨及三个异位的骨折愈合处(图1),在直视下锯开三个突错位愈合处及眶外侧壁,用剥离子撬动骨块,若不动,用小骨凿凿开眶外侧下壁骨相连处,直到整块完全游离,以健侧为参考,然后给予复位。复位时,在眶外侧缘及眶下缘骨折端须部分重叠,颧弓处移植一段自体肋骨,长度根据复位时再确定。用小夹板先坚硬固定颧弓,然后再固定眶下缘及眶外侧缘骨折处(图2)。最后分层缝合创口。
眼球下移或内陷,在复位后,还没有完全纠正,可用自体肋骨片充填于眶下壁和眶外侧壁,直到完全纠正。
图1 颧骨骨折后错位愈合
图2 截骨后颧骨复位,颧弓间隙植骨,坚硬内固定
2 结果
10例经颧骨错位愈合处重新锯开、复位、颧弓桥接、小夹板坚硬固定后,颧突、颧弓的丰满度均与健侧对称或接近对称。眼球移位好转,外形明显改善(图3、图4)。2例复视术后一周即消失。另二例复视,术后一周症状明显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