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核心提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毫米波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从1995年开始采用毫米波治疗仪局部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患者67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临床应用分析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科自1995年开始分别对97例TMJDS患者(经摄X线片检查无颞颌关节器质性病变)进行治疗,临床表现以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弹响为主要症状。其中67例行毫米波治疗(实验组):男性27例,女性40例;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2个疗程。30例用三七水罐治疗(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治疗时间最短2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1.2 治疗方法
采用HZ-1型毫米波治疗仪,患者取坐位,将毫米波辐射头经调整到达需要治疗的病灶部位,而通常辐射头与病灶部位的距离约为0.8cm,治疗时间通常选用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一周。
1.3 疗效评价
Ⅰ 显效:开口度,开口型正常,关节区域及咀嚼肌群无压痛。
Ⅱ 有效:以上部分症状消失,但未完全消失,偶尔关节区域及咀嚼肌群有压痛。
Ⅲ 无效:症状无任何减轻。
2 结果(附表)
3 讨论
TMJDS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器质性破坏阶段[1]。这三个阶段显示了疾病的早期、中期和后期。临床以早期功能性紊乱者比较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神经痛,肌肉功能性紊乱,颌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亢进或痉挛,关节区疼痛或感觉异常,但是关节各组织并没有结构紊乱或器质性病变,因此在治疗上首先要解决咀嚼痛,肌群痉挛或亢进,缓解疼痛,改进张口受限及主要症状。
附表 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治疗方式 | 例数 | 部位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显效率(%) |
毫米波组 | 67 | 71 | 60 | 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