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浓度筛选实验研究
作者:李家伟 胡永升 张引成 马东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我科从1988年开始对运用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进行基础研究,在获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开始了临床应用的研究[1~3],目前已用阿霉素治疗了300余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了使该项技术更加完善,我们又进行了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以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阿霉素浓度是0.5%,这个数据是参考动物(大鼠)实验结果得来的,是较为安全的数据,但在临床应用中感觉浓度较低,每次手术中使用微量进样器注射的次数较多。为了寻找更适合临床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阿霉素浓度,我们设计了本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选用大鼠12只,雌雄兼有,3月龄,体重为150~200g。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6只,采用同体双侧对比实验。用20%乌拉坦行大鼠腹腔内注射(0.5ml/100g体重


)麻醉后,行双侧眶下区剃毛、消毒、铺巾,沿鼻面沟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至眶下孔,解剖眶下神经,用神经拉勾将神经牵出,分别用微量进样器注射不同浓度的阿霉素,A组左侧眶下神经注射0.5%阿霉素0.1ml,右侧注射0.67%阿霉素0.1ml;B组左侧眶下神经注射0.5%阿霉素0.1ml,右侧注射1.0%阿霉素0.1ml。然后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缝合伤口。

  2 结果

  术后观察各组大鼠局部伤口均无坏死现象,各组大鼠的饮食及活动均无特殊异常表现。于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取A、B两组大鼠各2只处死观察,取出其三叉神经节,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0.2%硫堇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节细胞的变化,测定单位面积内正常与异常节细胞数,分别计算出两侧节细胞异常数占节细胞数的百分比,并作统计学分析。正常节细胞的胞浆内有尼氏小体,核膜明显,核呈空泡状,有核仁。而异常节细胞的胞浆肿胀,尼氏小体溶解(包括中央性或周围性尼氏体溶解);或者有的细胞体缩小,胞膜与周围分界清楚,胞核固缩为三角形,结构不易辨认。结果见附表,统计学处理表明:0.5%阿霉素组与0.67%阿霉素组相比较P>0.05;0.5%阿霉素与1.0%阿霉素组相比较P<0.01。显示0.5%阿霉素组的异常节细胞率与0.67%阿霉素组比较无差异,而与1.0%阿霉素组比较有差异。

附表 不同浓度阿霉素组的三叉神经节细胞比较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腭中缝骨折1例
    下一篇文章:1例白血病继发颌面部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体会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浓度筛选实验研究]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分组正常节

      细胞数

    异常节

      细胞数

    异常节

      细胞率(%)

    0.5%阿霉素组248558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