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修复资讯中心 Topics
前牙烤瓷冠烧结前后收缩变化的测定
作者:作者石连水 朱洪水 廖岚 日期:2011年11月23日 来源: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浏览:

核心提示:  【摘要】 目的:探讨前牙烤瓷冠在烧结过程中收缩的变化规律。方法:17例前牙烤瓷冠定点,利用烧瓷专用厚度千分表进行烤前、烤后测量,计算收缩率。结果:前牙烤瓷冠不同部位的瓷收缩率不同,唇侧高度收缩值小于9%,与切端宽度、厚度收缩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烤瓷冠在烧结过程中要发生体积收缩的变化,各材料厂家提供的参数不一致,难以把握。实际工作中技工只有凭经验和感觉。为此,本文通过测量17例前牙烤瓷冠烤前、烤后的唇面高、近远中宽度等,得出了烤瓷冠线性收缩变化值,以便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 &nb

  【摘要】 目的:探讨前牙烤瓷冠在烧结过程中收缩的变化规律。方法:17例前牙烤瓷冠定点,利用烧瓷专用厚度千分表进行烤前、烤后测量,计算收缩率。结果:前牙烤瓷冠不同部位的瓷收缩率不同,唇侧高度收缩值小于9%,与切端宽度、厚度收缩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烤瓷冠在烧结过程中要发生体积收缩的变化,各材料厂家提供的参数不一致,难以把握。实际工作中技工只有凭经验和感觉。为此,本文通过测量17例前牙烤瓷冠烤前、烤后的唇面高、近远中宽度等,得出了烤瓷冠线性收缩变化值,以便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7例临床患者的前牙烤瓷冠(单冠、中切牙),vita 冷瓷粉,烤瓷专用厚度千分表(精确度为0.001)
1.2 方法
1.2.1测量定点(如图1)

前牙烤瓷冠烧结前后收缩变化的测定

图1 前牙烤瓷冠定点

  选切缘近中切角为A点;远中切角为B点;唇面颈缘正中点为C点;切缘中点为D点;CD之间中点定为O点,称为唇面正中点。
1.2.2测量
  常规制作好底冠,堆瓷塑形,振动脱水后,分别测量:切端近远中宽度(AB),唇侧近中斜高(AC),唇侧远中斜高(BC),唇侧正中高CD以及O点与D点的厚度,记录。
  烧结后不打磨重复以上测量,记录。
  线收缩率的计算:线收缩率(Ls)的计算公式为:Ls=L-L0/L0×100%

2    结果

  分别计算烤前、烤后的平均值填入表(1)并算出收缩率。

表1 17例烤瓷烧结线性收缩(前牙烤瓷冠烧结前后收缩变化的测定±S;mm)

  CD AC BC AB D点厚度 O点厚度
烤前平均值 11.38 11.94 11.36 9.52 2.05 2.00
烤后平均值 9.98 10.52 10.67 8.10 1.89 1.60
烧结收缩值 0.77±
0.2359
0.79±
0.2277
0.70±
0.3195
0.95±
0.3010
0.16±
0.09849
0.30±
0.09399
收缩 4.7- 4.7- 3.3- 6.8- 3.0- 10.3-
百分比 8.8% 8.5% 8.5% 13.1% 12.6 19.2%

  使用SAS软件对五组收缩值做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五组的线收缩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做q检验,显示高度组间,即CD、AC、BC,厚度组间,O点、D点厚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度组与厚度组间差别,以及它们与宽度AB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六组线收缩值均数的q检验

  CD AC BC AB D O
CD         ** **
AC         ** **
BC       * ** **
AB     *   * *
D ** ** ** *    
O ** ** ** *    

3    讨论

3.1 烤瓷的烧结收缩
  烧结收缩主要由于瓷粉在高温熔融时缩聚,由松散状态变为致密状态。收缩率就是反映在高温熔融后重新结合出现的收缩程度。一般认为[1]体积收缩率为10~15%,而线收缩率在30~50%。所以有学者[2]认为上瓷的瓷胚外形一般应大于全冠实际外形20%~30%,也有报道[3]认为应大于13%~20%。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部位收缩不同,(由实验意义决定只讨论最大收缩值)唇侧正中高、近中斜高,远中斜高收缩基本一致约为9.0%,与报道相比略偏低。切端近远中宽收缩百分率为13.0%,表明切端近远中瓷厚,收缩比较大。D点为收缩的中心点,收缩为12.6%,与有关的报道接近。
3.2 内冠限制了烧瓷的线性收缩
  瓷粉处于熔融状态时会向中央区瓷层厚处缩聚,但瓷粉与金属之间的结合力以及内冠的表面形态限制了这种流动,并使瓷与金属粘结。本实验中D点厚度收缩率最高为19.7%,其均值与其它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这一点,一般材料厂家提供的参数都是以没有内核的标准件(如正方形)测试出来的,与实际情况有差别。
3.3 实际工作中 不应过分加大瓷胚的牙形,这样不仅费时、费料,而且堆瓷太厚,瓷层内水分不易吸干,引起缩聚不良,烧结后修复体气孔多而易瓷裂[4]。瓷胚太大,烧结后调磨多,切端透明瓷消失,烤瓷冠不逼真。同样,由于临床上一般采取全瓷颈缘技术,颈缘游离瓷过长,临床不好修改,造成组织面易有早接触,试冠时易形成支点造成局部压力过大而致瓷剥脱。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遮色瓷双层涂法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下一篇文章:浅析金属烤瓷复体瓷崩裂原因及预防措施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