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龈法是指采用排龈材料使游离龈发生侧向、垂直向移位,从而使游离龈缘与牙面分离,暴露出龈下区域,创造一个清洁、干燥、无渗出、无碎屑的操作区域,并且在去除排龈材料后,牙龈组织能回复原位,而不会造成永久性牙龈萎缩或附着丧失的方法。排龈法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最常用于口腔固定修复中,有助于制备良好的边缘完成线,减少龈下牙体预备过程中对牙龈组织的损伤,还可以提高印模的准确性。
双线排龈后获得清晰边缘
唇面观
在BlankⅤ类洞型的修复中,排龈法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充填物边缘,并有利于树脂材料的完全固化
1 常用的排龈方法
目前常用的排龈方法主要有:机械法、机械化学法、外科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机械化学法,包括利用排龈线、排龈膏等排龈。
1.1 机械法
机械法的材料,使牙龈组织发生移位的方法。包括使用不含排龈液的单线或双线排龈法做到与牙体颈部相吻合清晰印模阴型。
1.2 机械化学法
机械化学法是指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排龈膏或在某些化学溶液中浸泡达20 min 以上的排龈线放入龈沟内进行排龈的方法。
1.3 外科法
外科法包括电刀切龈法、激光切龈法和牙龈旋转切割法。电刀切龈法和激光切龈法是指用电刀或激光切除部分牙龈组织以暴露龈下区域,牙龈旋转切割法是指在预备龈下牙体组织的同时使用旋转的金刚砂针刮除龈沟内层上皮的方法。
2 常用排龈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局部组织的影响
2.1 机械法
机械法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排龈技术。研究发现当龈沟内的压力大于1 N/mm2 时,龈沟底的上皮附着就会断裂。而在将排龈线放置到龈沟的过程中,由于难以精确控制压力大小,很容易造成牙龈组织的损伤。但是Feng 等研究发现使用排龈线排龈虽然会引起局部致炎细胞因子的水平上升,但是在2 周内牙龈组织即可达到临床愈合,此后局部致炎细胞因子的水平也将逐渐回复至正常水平,并不会对牙龈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时,Jokstad提出:与双股线相比,编织排龈线具有更易放置入龈沟,不易磨损,能更好地止血,扩张及干燥龈沟等优点。所以在使用排龈线排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直径和材质的排龈线轻柔地进行排龈操作。
2.2 机械化学法
通常认为,使用经化学试剂浸泡的排龈线比单纯使用排龈线更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11]。而采用机械化学法排龈时,由于使用材料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不同,其排龈效果也存在差异。Bowles等[11]研究表明在浸泡排龈线的排龈液中,0.05%四氢唑啉分离牙龈的效果优于8%肾上腺素和硫酸铝钾,而8%肾上腺素和硫酸铝钾的排龈效果无明显差别。另有研究也证实8%的肾上腺素与25%硫酸铝相比,二者的止血与分离牙龈组织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9]。而在利用排龈技术提高龈下刮治效果时,有实验证实采用硫酸铝溶液浸泡过的缩龈线与未经浸泡的缩龈线进行排龈,二者均能提高刮治效果,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别[4]。相对传统的排龈线而言,Merocel 排龈线是一种纯化学成分的排龈线,Ferrari 等[12]认为其柔软且易于成形,对口腔内的液体如血液、唾液、龈沟液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具有不易产生残片碎屑、不易磨损等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排龈材料。另外,糊剂型排龈材料也是常用的机械化学法排龈材料。在烤瓷全冠固定修复中,对糊剂型排龈材料和0.1%肾上腺素浸泡牙线排龈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糊剂型排龈材料具有高效省时、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优点,有利于修复体质量的提高。比通常使用的肾上腺素浸泡排龈线排龈更具有优越性。Expasyl排龈膏是糊剂型排龈材料中的代表性产品,它是一种黏性的膏体,主要由高岭土和氯化铝组成,注入龈沟后能推开牙龈组织,同时氯化铝起止血剂的作用,使龈沟不仅打开而且能保持干燥。同时,由于使用时通过专用的一次性注射枪以持续而稳定的0.1N/mm2 的压力将排龈膏挤进龈沟,从而保证不会引起上皮附着的破坏。有研究表明Expasyl 排龈膏具有操作方便、在临床操作中不易损伤牙龈的特点,有助于获得合格的印模并利于修复体顺利就位。
2.3 外科法
电刀切龈法、激光切龈法和牙龈旋转切割法等外科排龈法由于会对牙周组织产生不可逆性损伤,而且容易导致牙周附着龈宽度降低,通常只用于牙龈组织增生时去除增生的牙龈组织。
3 排龈药物对机体局部组织和全身系统的影响,龈药物根据其化学组成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药物,包括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铁等;另一类为拟交感血管收缩剂,如四氢唑啉、肾上腺素等。常用的试剂有:0.1%或8%的肾上腺素、100%硫酸铝溶液、5%和25%的氯化铝溶液、亚硫酸铁溶液、13.3%硫酸铁溶液20%和100%的鞣酸、45%的负离子溶液等。这些化学溶液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在使用收缩血管药物进行排龈时应当慎重。
排龈法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口腔临床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各种排龈方法及排龈药物对机体局部组织和全身系统的影响也不相同。在排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保证退缩的牙龈能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临床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患者全身系统和局部组织的情况,正确选用排龈方法和材料并准确进行操作,以减少牙周组织的损伤,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被侵犯,维持游离龈的水平和防止永久性龈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