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矫治资讯中心 Topics
舌侧矫治技术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2月1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核心提示:


    近年来,牙齿美容发展迅速,尤其是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往往以改善美观为就诊的初衷。但患者对正畸治疗的要求并不仅停留在矫治后的美观改善,矫治过程中的美观要求也越来越高。1978年Fujita在日文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舌侧矫治技术的论文,引起了正畸界的广泛关注[1],现将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1  舌侧矫治技术的发展简史 
    20世纪70年代,在方丝弓技术垄断了半个世纪后,学者们开始探寻更新、更科学、更美观的矫治技术,如舌侧矫治技术、直丝弓技术、无托槽矫治技术(Invisalign)等。日本正畸专家Fujita最早对舌侧矫治技术进行了系列报道,包括牙齿的舌侧解剖外形、舌侧托槽的设计与改进、弓丝弯制等,并提出舌侧矫治的标准弓形为磨菇形[1~4]。随后,舌侧矫治技术的应用在美国出现了一次高峰,但当时该项技术尚不成熟,临床上遇到许多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舌侧矫治技术不断被完善,简化了临床操作,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矫治效果,并在推广应用中逐步认识到其优点。
  2  舌侧矫治技术的力学原理
    
  阻抗中心(CR)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单根牙的CR通常位于牙根的中部,相当于牙槽嵴顶到根尖大约40%处,上颌磨牙CR大概位于根分叉偏舌侧的位置,下颌磨牙位于根分叉中心点。与唇侧矫治不同,舌侧托槽的位置更接近CR,受到同样的力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也不尽相同。矢状方向上,唇侧矫治中同样大小的压低和内收力量,在前牙可能是一个压低的力量,而舌侧托槽则可能产生一个舌倾的力量[5,6]。在舌侧矫治的整体内收时,更易发生前牙的舌倾,应减小内收力值,增加压低和唇向转矩的力值。垂直方向上,压低前牙时,若前牙倾斜度正常或唇倾,唇侧矫治较舌侧矫治产生更大的唇倾力值;若前牙舌倾,舌侧矫治更容易加重前牙舌倾,在矫治AngleⅡ2深覆牙合的病人时,应先唇展前牙再压低[5]。水平方向上,舌侧托槽间距较唇侧小,弓丝的相对刚性增加,矫治扭转牙的难度增加[7]。
  舌侧矫治技术

3  舌侧矫治技术的关键因素
  3.1  托槽定位  舌侧矫治技术与唇侧矫治技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托槽的粘接位置,由于舌侧的解剖外形更加不规则、口内隔湿困难、不能直视等,托槽的定位更加困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舌侧矫治开发了两个重要的技术,转距、轴倾度参照指导系统(Torque/Angulation Reference Guide, TARGTM)和个性化舌侧矫治器指导系统(Customized Lingual Appliance Set-up Service, CLASS)[8,9]。TARGTM技术最早是由Ormco公司利用舌侧托槽定位系统的TARGTM仪器加工完成的,该项技术不需要模拟排牙,TARGTM仪直接在原始研究模型上进行托槽定位。TARGTM技术只能在二维上进行托槽定位,不能作颊舌向的调整(第一序列弯曲)。1989年Fillion D通过增加电子装置对此进行了改进[10]。
    CLASS技术是通过治疗前的模拟排牙,将所需移动的牙齿排到理想的位置,再来确定托槽的位置。该技术通过CLASS系统制定的牙弓半径确定前牙托槽位置,颊舌向的差异由托槽的基底与牙齿舌面之间的复合材料厚度来补偿。一旦托槽的个性化基底完成后,所有托槽由模拟排牙模型转移至原始研究模型上。该技术实验室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准确性不高。1998年Hiro T医师对CLASS技术进行了改进,开发了HIRO系统[11]。该技术中的模拟排牙不同于一般的诊断性模拟排牙,而是将所有的矫治(包括过矫治)都预置到模拟排牙中,然后用0.018″×0.025″的不锈钢方丝制作理想弓形,通过这个弓形在排牙模型上确定托槽的位置。制作个别托盘,直接将托槽转移至口内,不需要转移到原始研究模型上。HIRO系统是对CLASS技术的改进,简化了操作,克服了治疗过程中托槽脱落再粘结问题。
    1999年Wiechmann D[12]综合了TARGTM和CLASS两项技术的优点,开发了TOP(Transfer Optimized Positioning)系统,采用改良的TARG仪进行托槽定位。其优点:托槽直接粘结在原始研究模型上,简化了实验室操作。将计算机技术引入托槽定位,提高了准确性。托槽定位时预成了第二、第三序列弯曲,简化了矫治完成期的精细调整。托槽基底与牙齿舌面更贴合,提高了粘结强度,大大降低了托槽脱落率。
  3.2  间接粘结技术  间接粘结是通过口内取模,在模型上确定托槽的位置,再由转移托盘将托槽转移至口内[13,14]。医生有充足的时间、从各个方向来调整托槽的位置,使托槽粘结更加准确,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目前,用于间接粘结的转移托盘有两种:全牙弓托盘和单个牙托盘。全牙弓托盘主要采用弹性较好的硅橡胶或塑料来制作,将原始模型上的托槽一次性地转移至口内。这种方法需将托槽埋在托盘里,而间接粘结通常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材料,因此要求托盘透明或半透明,以免妨碍光照固化。单个牙托盘采用硬性塑料或复合树脂制作,将模型(原始模型或排牙模型)上的托槽一个一个地转移到口内。由于单个牙托盘只覆盖托槽的一部分,材料的透光性无特别要求。全牙弓托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将原始模型上的托槽转移至口内,托槽脱落的再粘结也较困难,比较适合于TARGTM和TOP托槽定位系统。而单个牙托盘没有这种局限性,适合于所有托槽定位系统,只是增加了临床操作时间。2004年Echarri P等[14]提出了双托盘系统,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但实验操作复杂。
  3.3  弓丝的成形与制作  方丝弓技术根据理想牙合的唇侧牙弓外形在弓丝弯制上提出了第一、第二、第三序列弯曲。舌侧牙弓外形与唇侧差异较大,Fujita最早提出了“蘑菇型弓丝”,即在尖牙和前磨牙及前磨牙和磨牙之间设置内收弯。但临床应用中大部分病人需在尖牙和前磨牙之间添加垂直阶台。牙齿的舌侧解剖形态决定了这些曲的形态,使得弓丝弯制比较繁琐。1999年Wiechmann D[15]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Orthomate/Orthotherm系统:根据病人的排牙模型制作个别弓形,特别是超弹性的Copper-NiTi方丝,弓丝弯制更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弓丝的更换。提倡起动弓丝为0.016″×0.022″Copper-NiTi方丝,关闭拔牙间隙时为0.016″×0.022″不锈钢方丝(0.018″×0.025″的托槽槽沟),非拔牙病人可直接使用0.0175″×0.0175″或0.017″×0.025″的TMA方丝作为完成弓丝,来发挥托槽内预置的转矩。
  4  舌侧矫治技术的不足
    实验室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对医生技术要求高、对舌体的刺激以及对发音和口腔卫生的影响,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舌侧矫治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对医生为什么放弃舌侧矫治技术的问卷调查结果总结如下:托槽脱落率高,再粘结复杂且不准确,完成阶段费时,矫治结果不如唇侧矫治,病人对矫治器较难适应,尤其是双颌同时矫治[16]。此外,舌侧矫治在病人选择上应慎重,拔除四个前磨牙、开牙合、后牙反牙合、高角病人的矫治较困难。
  5  舌侧矫治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逐步重视,接受正畸治疗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人正畸比例不断上升。由于成人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复杂,对矫治器美观要求更加强烈,甚至因不能接受唇侧矫治器而放弃治疗。此外,一些特殊的行业也在客观上妨碍了唇侧矫治技术的进一步普及。舌侧矫治技术具有"隐形"、矫治过程中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可满足这些特殊病人的需要,进一步扩大了正畸治疗的适应证。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CAD/CAM被引入舌侧矫治。Wiechmann D将病人的原始模型扫描到计算机上,在三维方向上灵活设计个性化托槽和带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舌侧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体积小、准确预成第二、第三序列弯曲、基底与牙面更贴合等优点。减少了对舌体的刺激和对发音的影响,增加了粘接强度,缩短了疗程。托槽和带环的基底是根据每个牙齿的舌侧外形设计成球形,基底与牙面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在口内进行直接粘结,简化了临床操作。
  参考文献
  [1]  Fujita K. Development of lingual brachet technique. (Esthetic and hygienic approach to orthodontic treatment) (Part 1) Background and design [J]. Shika Rikogaku Zasshi, 1978, 19(1)∶81-86
  [2]  Fujita K. Development of lingual-bracket technique. (Esthetic and hygienic approach to orthodontic treatment) (Part 2) Manufacture and treatment [J]. Shika Rikogaku Zasshi, 1978, 19(2)∶87-94
  [3]  Fujita K. Development of lingual-bracket technique. (Part 3) Inclination of lingual surface of the teeth and improvement of lingual-bracket [J]. Nippon Kyosei Shika Gakkai Zasshi, 1978, 37(4)∶381-384
  [4]  Fujita K. New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lingual bracket mushroom arch wire appliance [J]. Am J Orthod, 1979, 76(6)∶657-675
  [5]  Geron S, Romano R, Brosh T. Vertical forces in labial and lingual orthodontics applied on maxillary incisors-a theoretical approach [J]. Angle Orthod, 2004, 74(2)∶195-201
  [6]  Fiorelli G, Melsen B, Modica C. Two-vector mechanics [J]. Prog Orthod, 2003, 4(2)∶62-73
  [7]  Sung SJ, Baik HS, Moon YS, et al.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ompensating curves in the lingual and labial techniques using 3D FEM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3, 123(4)∶441-450
  [8]  Altounian G. TARG (torque, angulation, reference, guide) [J]. Inf Dent, 1985, 67(22)∶2 225-2 234
  [9]  Scholz RP, Swartz ML. Lingual orthodontics: A ststus report. Part 3: Indirect bonding-laboratory and clinical procedures [J]. J Clin Orthod, 1982, 89(3)∶252-261
  [10]  Fillion D. Lingual orthodontics: a system for positioning the appliances in the laboratory [J]. Orthod Fr, 1989, 60 (2)∶695-704
  [11]  Hiro T, Takemoto K. Resin core indirect bonding system - improvement of lingu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J]. J Jpn Orthod Society; 1998, 57∶83-91
  [12]  Wiechmann D. Lingual orthodontics (part 1): laboratory procedure [J]. J Orofac Orthop, 1999, 60(5)∶371-379
  [13]  Hong RK, Kim YH, Park JY. A new customized lingual indirect bonding system [J]. J Clin Orthod, 2000, 4(8)∶456-460
  [14]  Echarri P, Kim TW. Double transfer trays for indirect bonding [J]. J Clin Orthod, 2004, 38(1)∶8-13
  [15]  Wiechmann D. Lingual orthodontics (part 2): archwire fabrication [J]. J Orofac Orthop, 1999, 60(6)∶416-426
  [16]  Miyawaki S, Yasuhara M, Koh Y. Discomfort caused by bonded lingual orthodontic appliancds in adult patients as examined by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9, 115(1)∶83-88
  
  作者简介  温秀杰(1973~ ),男,辽宁本溪人,硕士,医师,主要从事釉质粘结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  刘鲁川,电话:(023)68757738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下一篇文章:陶瓷托槽矫治器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舌侧矫治技术]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