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基础资讯中心 Topics
肌激动器——北京大学精品正畸课程
作者:杨远洋 日期:2013年06月18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核心提示:肌激动器——北京大学精品正畸课程

肌激动器由Andresen设计,所以又称Andresen矫治器。肌激动器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矫治器通过使下颌前移,以及控制牙齿萌出,使颌骨的矢状关系及垂直关系得以改善。肌激动器还用于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安氏Ⅲ类以及开合畸形,但不适于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及上颌前突病例。

1)构造 用于Ⅱ类错合的肌激动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矫治器由一块塑料基托组成,没有固位卡环,也没有产生机械力的加力装置。基托的上颌部分覆盖整个腭盖,下颌部分向下延伸至口底。基托的远中达第一恒磨牙远中。上、下基托相连,在前牙区形成下切牙塑料帽包压住下前牙,其作用为防止下切牙垂直萌出及唇向倾斜。上颌尖牙之间附有一双曲唇弓,可将肌肉的矫正力传导至上前牙,如果上前牙腭侧包括齿槽部分的基托被调磨缓冲,上前牙在唇弓的影响下将向腭侧倾斜移动。基托的后牙有牙齿的导面,通过调磨塑胶导面,可以控制、引导后牙的垂直萌出。矫治器与上颌牙弓相适应,下牙弓只有在下颌处于向前、向下的位置时才能戴入。

肌激动器——北京大学精品正畸课程 肌激动器——北京大学精品正畸课程

 

2)原理 Activator的矫正力来源于咀嚼肌,其在口内的松散固位也主要依靠咀嚼肌。在未戴入矫治器时,整个咀嚼肌群处于平衡状态。戴入矫治器后,下颌因矫治器的牙导面的引导被迫向前、向下固定在新的位置上,咀嚼肌群的平衡被打破,下颌下肌群和提下颌肌群被牵拉。下颌下肌群被牵拉而反射性地拉下颌向后,由于下颌-矫治器-上颌已联为一体,这一向后的力通过唇弓和牙导面传至整个上牙弓和上颌,使其向前的发育受到抑制;与此同时,下颌本身虽受到向后的拉力,但其位置被固定,因此矫治器对下牙弓施以向前的推力。提下颌肌群被牵而产生的收缩力使矫治器在口内得以固位,同时有利于下颌在新位置上的稳定。如果下前牙被塑胶帽包压而后牙合间无塑料阻挡,这一收缩力还有利于抑制下前牙的萌出和刺激后牙的萌出,使深覆合得以矫正。

肌激动器所产生的肌力是一种矫形力,实验证明,下颌每向前移动1mm,可产生100g的力,若下颌垂直打开8mm,将产生高达500g以上的肌肉牵引力。

肌激动器治疗中重视功能合平面及其在矫治矢状不调中的作用。功能合平面代表第一磨牙和双尖牙区的功能合台,其高度位置及倾斜度是神经肌肉及生长发育力作用于牙列的结果。由于上、下后牙垂直萌出的方向不同,上后牙向下、向前萌出而下后牙垂直向上,肌激动器通过后牙牙导面控制上、下后牙的不同萌出,调整功能合平面的高度,从前改变磨牙关系。在Ⅱ类错合的治疗中,抑制上后牙的垂直萌出而促使下后牙自由萌出,在较高的水平位置上建立功能合平面,有利于建立Ⅰ类磨牙关系。相反,抑制下后牙垂直萌出而促使上后牙萌出,在较低的水平位置上建立合平面,有助于改变Ⅲ类磨牙关系为Ⅰ类磨牙关系。

3)咬合重建

a)矢状方向 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移动的目的是建立中性磨牙关系。因此,安氏Ⅱ类错合病例下颌应向前移动,两侧移动相等距离。下颌前移的数量,以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为准,一般为5mm左右,若远中深覆盖严重,下颌应分次前移。Ⅱ类错合的亚类,若为功能原因造成,下颌一侧向前(或向后)移动,一侧保持原位置。

b) 垂直方向 下颌垂直打开应超过息止合间隙,一般在磨牙区分开4mm左右。覆合越深,垂直打开越大;反之,覆合越浅,垂直打开越小。

在设计Ⅱ类病例下颌前移和垂直打开的数量时有一个原则,下颌在二个方向上移动之和应能激活足够的、但又不过分的肌肉活动。肌肉活动不足将影响疗效,但过度增加肌肉的活动却并不能增加矫治作用。覆盖较大,下颌前移多,垂直打开不宜过大;覆盖较小,下颌前移较少,垂直打开应适当增加。一般而言,下颌前移量与垂直打开量之和在8-10mm。

c) 中线考虑 牙齿原因和骨骼原因造成的中线偏斜不是功能性矫治器的适应症。合干扰等功能因素造成的下颌偏斜,在咬合重建时应使上、下中线保持一致。

合蜡完成之后放在牙模上检查其与上下牙弓的接触是否紧密,核对并记录下颌前移的数量,切牙区及磨牙区垂直分开的数量,上、下牙弓中线的对称性。如果与设计有任何不符,应重新取合蜡直至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

4)矫治器制作 与一般活动矫治器制作工序相似,要严格按合蜡记录的关系将石膏模型上合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形成后牙的牙导面和前牙区塑胶托;注意下切牙帽有不同的设计,双曲唇弓从上颌尖牙远中越过合面,不得影响上、下牙齿的合向萌出。

5)临床使用 矫治器一周试戴,绝大多数患者在均能适应,并将矫治器保正确位置。少数患者刚戴矫治器的前几夜入睡后矫治器与上、下牙弓不能保持一体关系,个别甚至会不自觉脱出口腔。若试戴一周后仍然夜间脱出口腔,应检查是否垂直打开的数量不足,或者下颌前移的数量过多。

每4~6周复诊一次。复诊时主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检查后牙导面是否影响乳-

恒磨牙的萌出。凡影响牙齿萌出的塑胶部分应当磨去,相反,萌出过多的牙齿则可在牙齿的合面增加塑胶合垫阻萌。②检查牙导面与牙齿接触部分的“光亮区”。上颌牙齿接触的“光亮区”在近中龈侧,以刺激上后牙向远中合向萌出。

下颌牙导面的远近中塑料缓冲,“光亮区”在远中龈侧以刺激下后牙向近中合向萌出。所有对矫正不利的“光亮区”应当选磨去;缺少“光亮区”时应在不改变下颌位置的条件下重衬。③缓冲上切牙腭侧基托,并调整唇弓与上切牙唇面接触,以使上切牙腭向移动。一旦上切牙位置合适,其腭面用自凝塑胶重衬保持位置。下切牙位置用下切牙塑料帽控制。

矫治器体积较大,戴入后影响发音、咀嚼,一般仅在夜间戴用。每天戴10~12小时,戴的时间越长,疗效出现的越快。Ⅱ类1分类错合一般在治疗10~12月后,前牙覆合覆盖变正常,后牙中性合关系稳定。除上切牙位置移动较多的患者外,可以不用保持。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错牙合畸形上下牙量的测量分析
    下一篇文章:肌激动器临床操作规范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肌激动器——北京大学精品正畸课程]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