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不良习惯是发生于口腔环境的有害的、异常的习惯性行为。口腔不良习惯是错龅牙合畸形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错牙合畸形病因的16.1%。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对生长发育期儿童口颌系统的长期作用,影响了颌骨的发育,破坏了建牙合的动力平衡,因而导致错牙合和畸形的产生。因此,口腔不良习惯的防治,是错牙合畸形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加强卫生宣教,防止口腔不良习惯的产生。对已出现的口腔不良习惯应及时纠正,将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减少错殆畸形发生率。
对口腔不良习惯进行研究的人员,除口腔正畸科医生外,还有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语言病理学家和儿童的父母。口腔正畸医生和语言病理学家关心的是儿童在长期口腔不良习惯的影响下,口腔结构的改变;儿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关心的则是儿童口腔不
良习惯产生的
原因。
一、临床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
口腔不良习惯的种类颇多,临床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有:
1.允的习惯:允拇指习惯、允食指习惯、允颊习惯、允唇习惯。
2.咬的习惯:咬下唇习惯、咬上唇习惯、吐物习惯。
3.舌习惯:吐舌习惯、伸舌习惯、舔牙习惯、吐舌吞咽 。
4.口呼吸习惯。
5,下颌前伸习惯。
6.偏侧咀嚼习惯。
二、口腔不良习惯导致的错拾畸形及机制
不良习惯是否会引起畸形,与不良习惯发生的历史,不良习惯每日发生的频率,每次持续的时间,不良习惯对牙颌产生压力的大小,以及儿童的发育情况等都有关系。不良习惯究竟会引起什么样的畸形,则与不良习惯加于牙颌上压力的方向、位置和大小有关,但其导致错牙合畸
形的根本机制都是破坏了建牙合的动力平衡。这里重点介绍临床最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导致的错牙合畸形及机制。
(一)吮拇指习惯
吮拇指习惯可造成前牙区局部圆形小开牙合,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下前牙舌倾,下颌后缩。
由于拇指放在上、下前牙之间,阻止了上、下前牙萌出,形成前牙开牙合,并且产生压力,迫使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向舌侧倾斜,下颌后缩,覆盖显著增大。长期的吮吸动作,双颊收缩而使牙弓狭窄,腭盖高拱。大拇指的压迫促硬腭局部凹陷。开牙合形成后,继发伸舌习惯,从而加重开殆,形成恶性循环,成为永久性畸形,语言障碍。儿童因此常受他人讥笑、父母责难,以致改变心理状态,造成性情孤僻、乖张,甚至反抗父母及教师的劝告和诱导,智力发育迟缓,有自卑感及孤独感。
(一)吮拇指习惯
吮拇指习惯可造成前牙区局部圆形小开牙合,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下前牙舌倾,下颌后缩。
由于拇指放在上、下前牙之间,阻止了上、下前牙萌出,形成前牙开牙合,并且产生压力,迫使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向舌侧倾斜,下颌后缩,覆盖显著增大。长期的吮吸动作,双颊收缩而使牙弓狭窄,腭盖高拱。大拇指的压迫促硬腭局部凹陷。开牙合形成后,继发伸舌习惯,从而加重开殆,形成恶性循环,成为永久性畸形,语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