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搜索:
口腔粘膜资讯中心 Topics

复发性口疮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09月15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疾病概述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硬腭则少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疮经常发生或此起彼伏称复发性口疮。其病损呈溃疡性损害,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病因病理        【病因学】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为多

  疾病概述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粘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紧张、郁闷不乐等情况均能偶然发生,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现,但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硬腭则少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溃疡有自限性,能在10天左右自愈。若口疮经常发生或此起彼伏称复发性口疮。其病损呈溃疡性损害,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

  病因病理  
  

  【病因学】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为多因素所致,如可能与α-溶血性L型链球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缺铁、锌、叶酸、维生素B12等物质,遗传因素,局部损伤等因素有关。还有人认为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低下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改变】

  为非特异性炎症。初期出现严重的血管及炎性反应,形成溃疡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下方有少量坏死组织。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水肿、玻璃样变或断裂消失。腺周口疮的病变与以上基本变化相同,但范围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上皮增生。

  临床表现
    ]

  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3。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病率不底于10%。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

  1.轻型口疮 初起病变处敏感或出现针尖样大小或稍大的充血区,短期内即形成直径在2~4mm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浅小溃疡。中心微凹陷,表面覆有一层淡黄色假膜,溃疡周围粘膜充血呈红晕状,其底扪之不硬。溃疡数目一般为2~3个左右。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舌尖处明显。在接触有刺激性的食物时更甚。一般无全身症状。

  经7~10天左右溃疡可逐渐自愈,不留瘢痕。但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可复发。间歇期长者可达10~20年或更长;短者可为此起彼伏,终年不断,病人甚为痛苦。

  2.疱疹样口疮 亦称口炎型口疮。此型除溃疡小、数目多(可达20~30个)外,余与轻型口疮表现相似。溃疡散在,分布广泛,粘膜充血明显。有剧烈疼痛及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腺周口疮 亦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或巨型口疮,为各型中最严重的一型。溃疡常单个发生,2个或2个以上者少见。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亦可发生在舌腭弓、软腭等部位。初起时溃疡与轻型口疮相同,但其直径逐渐扩大至1~2cm,并向深层发展至粘膜腺。溃疡为紫红色或暗红色,边缘不规则,呈瓣状隆起,中央凹陷,状似“弹坑”。底不平、微硬、呈小结节状。溃疡周围红晕明显。局部有剧烈疼痛及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常在月余以上,长者可达1年。愈合遗留瘢痕,严重者可形成组织缺损或畸形。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口腔专家称舔唇、咬唇等易引发口腔黏膜病
    下一篇文章:扁平苔藓
    0% (0)
    0% (10)
    文章签收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复发性口疮]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