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降钙素治疗中央型巨细胞肉芽肿
作者:佚名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中央型巨细胞肉芽肿(CGCG)的非手术治疗有多种选择,包括降钙素注射、病变内皮质激素注射以及皮下注射α-干扰素。本文报道降钙素的治疗效果。10例CGCG接受了降钙素治疗,9例皮下注射,1例鼻腔喷雾。8例降钙素皮下注射治疗后19~21个月,病变完全消退。第9例患者26个月后复发,再次应用降钙素治疗并行局部切除术。鼻腔喷雾治疗的1例,由于患者依从性不好,最终实行了手术治疗。结论:降钙素是CGCG可选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治疗周期长,主要用于多病变、复发或侵袭性特别强的病例。降钙素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所有这些已报告的成功的治疗手段与CGCG的自然病程仍存在疑问。


袁荣涛摘自:Calcitonin therapy for central giant cell granuloma. Pogrel MA.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3,61(6):649



关于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ian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由Jaffe于1953年首先报道。2002年,何悦等报道1例发生于髁突、颞骨的病例;其后,2004年Regezi JA等也在J Oral Maxillofac Surg上发表了相关论文。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占口腔良性肿瘤的1%~7%,分为中央性和外周性2种。


一般状况


1.发病部位:颌骨,手、足,长骨,胫骨,锁骨,肱骨,股骨,肋骨,椎骨体,环状软骨,颅面骨:颅底,蝶骨,岩骨 ,筛骨 ,鼻窦 ,额骨,颞骨,枕骨,颧骨。


2.临床表现:女性多于男性(2:1),27例中,78%为女性。多见于儿童、青少年,89%<40岁(74%<30岁)。下颌骨多于上颌骨,以下颌骨磨牙区、前磨牙区、磨牙区前方为多,多囊。单发多于多发 ,颌骨膨胀44%,伴局部疼痛或触痛、牙移位、移动、牙根吸收,78%与牙有关。


3.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为单房或多房阴影,有骨或骨小梁发生,边界清楚,常呈蜂窝状或皂泡状外观,骨皮质变薄,但很少穿破。CT表现为溶骨性,无特异性。MR的T1和T2加权像均表现为低至中等强度的信号。


4.病理学表现:病变主要成分为富于血管的结缔组织,内有纺锤型成纤维细胞、炎性单核细胞,多核巨细胞少、核数目少、细胞小,分布不均匀,聚集于血管周围。病变中可见明显出血,外围见到类骨质及骨小梁。


鉴别诊断


1.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又称为破骨细胞瘤,主要依据临床和病理表现鉴别。
GCT:25~40岁,很少低于20岁,细胞间质很少或没有,类骨质沉积罕见,巨噬细胞分布均匀,具有大量的核,缺乏胞质。复发率45%~62%(2%~25%),转移率1%~6%。
GCRG:10~25岁,较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肿瘤厚度如何影响T1和T2口腔癌的预后
    下一篇文章:采用长春新碱治疗婴幼儿危及生命的血管瘤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降钙素治疗中央型巨细胞肉芽肿]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