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外科资讯中心 Topics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
作者:张从纪 李慧增 周树夏 杨军 日期:2007年01月09日 来源:不详 浏览:

核心提示:

颌面部爆炸伤早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500) { this.width=500; }">

  摘 要:目的 分析颌面部软组织爆炸伤早期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和变化,探讨VEGF在上述损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的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以KTY-04型******为爆炸源,复制颌面部爆炸损伤。选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伤后6h、1d、2d、3d、5d和7d伤口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并与伤前组比较。结果 颌面部爆炸伤伤口组织中VEGF表达在伤后第一周内稳步上升,于伤后第一天起和伤前组比较,差异明显,伤后第3天开始,差异非常显著(P<0.01),伤后7天达峰值。VEGF受体Flt-1的表达则在伤后3d内与伤前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后5~7d其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加强。结论 VEGF在颌面部爆炸伤后的表达与创伤愈合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时间相似,其受体Flt-1的表达也多发生


于此时期,说明VEGF参与调节了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阶段,对毛细血管的发生有积极促进作用。

  颌面部爆炸伤是平时意外事故以及战伤的主要伤类,如何促进创伤愈合,缩短患者的疗程,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重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新近发现的一类与血管再生有关的细胞生长因子,广泛参与胚胎发育、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3]。它特异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并可提高血管通透性和改变细胞外基质[4~6]。VEGF的这些特性有助于创伤愈合过程中的血管再生,然而,有关组织创伤后,尤其是组织爆炸损伤后VEGF及其受体的变化,以及VEGF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内外报道甚少。鉴此,笔者检测了颌面部爆炸伤后软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的分布变化,并探讨其病理生理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选用新西兰白兔65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kg,平均2.1kg。随机分为伤前组和伤后6h,1d,2d,3d,5d,7d组,除伤前组为5只外,每组均为10只。实验前进行1周饲养,实验前3d连续测体温,脉搏,呼吸,经统计学分析,个体间无明显差异。

  1.2 家兔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制备

  根据我科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加以改进[7]。采用我科与国营八四五厂合作研制的KTY-04型瞬发纸质电******为爆炸源。******外径8.4mm,内径6.2mm,长度54mm,导线长2m,其爆炸参数为爆热5066J/g,爆轰气体体积为620ml/g,爆炸释放能量为2026.4J。家兔以3%的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面部剪毛备皮,俯卧于致伤架上,头偏向一侧。将******置于距侧面平面颊部5cm处,******长轴垂直于表面皮肤。以4.5V直流电引爆******,造成面颊部软组织缺损性创伤,伤口平均大小为3cm×4cm×4cm,有或无与口腔相通。动物致伤后,于4h内行清创缝合术,术后给予庆大霉素1万U/kg治疗,每日2次。

  1.3 VEGF及其受体flt-1的检测<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颌面部坏死性筋膜炎
    下一篇文章:颌骨外科与AO内固定新进展(讲座二)——颌骨骨折治疗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关于我们广告业务联系我们版权说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kqq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 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