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南京市(210008)南京口腔医院
关键词:氟化钠涂膜;脱矿化;正畸
摘要 目的: 研究氟化钠涂膜对正畸临床固定矫治器治疗中产生的牙釉质脱矿或龋坏的预防作用。方法:17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的错畸形患者,85例做为处理组,在托槽粘着后立即在托槽周围的牙面上涂布氟化钠涂膜,以后每三个月涂布一次;另85例做为对照组,在正畸治疗中托槽周围的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结果:处理组患者牙釉质表面脱矿发生率3.7%;对照组1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使用固定矫治器治疗时,配合使用氟化钠涂膜对预防正畸治疗中产生的牙釉质脱矿或龋坏是有效的。
现代口腔正畸技术为无数错畸形患者恢复了口腔功能和颜面部美观。但是现代口腔正畸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固定矫治器对错畸形患者牙釉质表面所造成的损伤是有目共睹
的。这种损伤主要来自于:① 使用固定矫治器时必须在牙面上粘着托槽,为了使托槽粘着牢固,首要步骤是对牙釉质表面进行酸蚀,经酸蚀后的牙面变得粗糙而易于积聚菌斑,从而导致牙釉质进一步脱矿或龋坏。② 固定矫治器的使用,造成牙齿的自洁能力下降,患者刷牙也不方便,易形成龋坏。如何才能减少正畸治疗中牙面的损伤,是长期困扰正畸医师的问题。Gorelick等国外学者报道,经过全期正畸治疗后,托槽周围牙面的脱矿或白色斑点(即不同程度的龋蚀)的发病率占正畸患者的50%[1],这种医源性损伤的显著性引起了国外正畸医师的重视,他们已有用氟化物作预防治疗的报道[2,3]。本文通过170例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错牙合畸形的病例,研究了1.8%氟化钠涂膜在正畸治疗中防脱矿和龋坏的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材料和方法
一、样本选择
受试组 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作者临床治疗的8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2~22岁,平均14.3岁,其中男性39例,女性46例。
对照组 根据随机原则选择作者临床治疗的8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年龄12~21岁,平均14.1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50例。
二、方法
受试组和对照组共17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均采用奥索医疗器材公司生产的标准方丝弓托槽,4个 6 粘自制带环,按常规牙面酸蚀后,用清水冲洗牙面并吹干,用齿科京津釉质粘合剂Ⅱ号,按标准要求粘着托槽。10分钟后,处理组采用我院预防科提供的氟化钠防龋涂膜在托槽周围牙面上均匀地涂布(使用注射器缓缓注射或小棉球涂布),自然干燥。这时可见牙面上呈淡黄色透明的覆盖膜层,以后每三个月,常规清洁牙面、隔湿、吹干,再均匀地涂布一次[4]。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但牙面不做任何特殊处理。两组病例追踪观察一年,记录牙面白色脱矿斑点形成或龋坏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 果
受试组和对照组170名错牙合畸形患者,牙面白色脱矿斑点或龋坏发生与否按计数资料两独立样本要求列表(见表1)。经计数资料行X列表x2 检验(校正公式),P<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即可认为经氟化钠防龋涂膜处理后,两组间牙面出现的白色脱矿斑点或龋坏情况的确存在差异。
表1 170名错牙合患者牙面脱矿观察结果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