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
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小宝宝的牙萌出不久就蛀了,这些患儿小的约10个月左右,大点的约1.5岁,他们带这些宝宝来看牙医说:“我们宝宝这么小,怎么上下门齿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蛀坏了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们说:“这是奶瓶龋”。奶瓶会患龋吗?
顾名思义,奶瓶龋并非是奶瓶患了龋,而是由奶瓶引起乳牙龋坏。这是因为有些婴儿缺母乳而靠人工哺养,另有些产妇因产后怕体型变形不愿给小孩哺母乳,而予以人工哺养,形成奶瓶龋。婴儿天性是要吃奶头,人工哺养就是用奶瓶套人造奶头喂养牛奶或其他饮料等。婴儿乳牙萌出后牙齿表面结构尚不成熟,易受酸的作用而脱钙龋坏。而奶瓶内的牛奶或含糖、含酸的各种饮料经人造奶头长时间地贴附于牙面影响牙质。又因用奶瓶哺养的婴儿哺乳时的吮吸运动不如母乳喂养者活跃,且有的喜游玩似地长时间含在口中;有些婴儿有吮吸奶瓶睡觉的坏习惯;另有些年轻的父母或保姆,因怕小孩哭闹而使小孩长时间地吮吸奶瓶。由于奶嘴长时间放在口中与牙面贴附,奶瓶内含糖含酸饮料、牛奶与牙齿长时间的接触,局部产酸增加,而使牙齿表面受酸浸蚀受损,再加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故易使婴儿牙齿短期内广泛龋坏,而形成奶瓶龋。
奶瓶龋主要表现在上下门齿,尤其是上门齿的平滑面牙釉质明显缺损,且范围广泛(图22)。患奶瓶龋后首先要破除长期吮吸奶瓶的坏习惯,同时医生根据龋坏程度、范围可选用药物涂擦治疗或用材料修复。奶瓶龋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导致牙体缺损,产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严重者可导致乳牙过早丧失甚至引起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
为了预防奶瓶龋的发生,首先提倡用母乳喂养,其不仅不会引起奶瓶龋,而且母乳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及营养胜过牛奶等饮料。如果必须用奶瓶哺养的婴儿,应在每餐喂养后给少许白开水,以便冲淡及清洗口腔内残余的牛奶或饮料,及时去除奶瓶,同时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当婴儿尚不能自己刷牙时,家长每天早晚可用清洁纱布蘸清水轻轻擦洗牙齿,以防奶瓶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