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出生后不久,很多年轻妈妈用奶瓶喂食。由于喂养的食物中含糖太多或方法不正确引起的小儿龋齿称“奶瓶龋”。
小儿出生后到乳牙全部长出以前一段时间母乳不足或缺乏,须用奶瓶小儿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如其中放糖太过,或让小儿躺着使奶瓶嘴直接与上前牙解除喂食,很容易发生奶瓶龋。而有一些家长给孩子养成口含奶嘴入睡的习惯,粘稠的奶液、甜的果汁便长时间附着在牙齿的表面。还有一些家长,在自己无暇顾及哭闹的幼儿时,让孩子吸吮假奶嘴,孩子便安静下来。这样一来,上牙唇面和上唇之间的唾液流量减少,流速减慢,对牙齿的冲刷清洁作用减弱。这些原因都为细菌发酵产酸致龋提供了条件。
奶瓶龋发病早,有些小孩不到2岁,牙齿就全烂光了,仅存一点牙根在牙床内。奶瓶龋一般从上前牙开始,逐渐向两侧后牙发展。牙齿龋坏降低了咀嚼功能,从而影响小儿全身的发育,甚至造成面部畸形。
预防奶瓶龋,首先要讲究科学的喂养方法。在喂代乳品时不要放糖太多,喂食时应让小儿坐立,而不要躺着喂。奶瓶嘴应放在小儿上下牙之间,减少食物直接与牙齿接触的时间。喂食后应给小儿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残渣和乳凝块,一方被细菌发酵破坏牙齿。其次还要讲究喂食时间,一般在小儿睡醒后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后小儿很快进入睡眠状态。因为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牙齿得不到清洁,因而易发生“奶瓶龋”。一旦发生了“奶瓶龋”,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