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生地、玄参、生石膏各15克,黄芩、升麻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方2:新鲜过路黄60克,鸡蛋1个,同煮食用。
方3:生地30克,元参30克,生石膏15克,胆草10克,细辛3克,武火煎煮20~30分钟,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服时将药液口含片刻,然后咽下。
方4:熟地60克,元参60克,菊花60克,生石膏20'克,升麻5克,蜂蜜60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徐徐服之。适用于牙眼肿胀,阵阵作痛、口干、口臭、大便干燥。
方5:元参12克,玉竹巧克,大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或用沸水冲泡当茶饮。适用于牙龈肿痛、口干、口臭、大便干燥。
方6:生石膏50克(先煎),细辛3克,元参、升麻、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7:升麻5克,黄连3克,当归9克,生地9克,丹皮9克,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适用于牙龈肿痛、口干、口臭、大便干燥。
方8:七叶一支花适量,研末或磨汁内服,每次1~3克,日服1~2次。
方9:生石膏30克(先煎),鲜生地12克,牡丹皮10克,川黄连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适用于胃火牙痛、牙龈肿胀出血等。
方10: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黄连12克,黄芩10克,紫花地丁9克,慧仁30克,大黄9克(后煎),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适用于牙龈肿痛、急性冠周炎、急性牙周炎。本方以苦寒药物为主,易伤脾胃,不宜久服,老人和小孩使用更应慎重。
方11:细辛3克,乌梅9克,白芍12克,生地10克,元参12克,生石膏15克,黄芩、桅子、升麻各9克,大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己牙龈肿者加白芷9克;牙根松动者加骨碎补9克。
方12:桅子、黄柏、大黄、黄芩各10克,蒲公英,生地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或睡前服。如有便秘者,大黄可加至巧克,微煎3~5分钟,即可;腹泻者大黄可去之;肿痛甚者加白芷15克,还可酌量加入桑白皮、夏枯草等。
方13:鲜姜100克,丝瓜500克,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2味加水共煮3小时,日饮汤2次。主治牙龈肿痛。
方14:瓦松、白矾各等量,水煎、漱口,不限数次。
方15:芥菜根适量,烧存性,研细末,频敷患处。
方16:刀豆壳适量,烧灰,研细末,加冰片适量,混匀擦患处。
方17:生姜6克,黄连6克,将黄连研细末,与生姜共捣如泥,贴于患处,每天二次,3~5天可愈。主治牙龈肿痛、齿龈溃疡。
方18:石灰、细辛各等份,共研细末调匀,涂于患处。适用于牙龈肿痛。
方19:荆芥5克,防风5克,升麻5克,细辛3克,青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日服2次,3~4剂可愈。
方20:苍耳子仁60克(烘黄、研末),生竹叶500克(生梗),生姜120克,食用精盐180克,用小铁锅放人竹叶加水,以浸淹竹叶为度,用文火熬汁、浓缩,将生姜捣汁人锅内,煮沸,再将精盐徐徐加入,拌匀熬干,熄火取出药层研末,与苍耳子末和匀入瓶封。用时取少数搽患牙,一日三次,每次搽数遍。适用于牙胀肿痛初起。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