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小牙膏成了大是非”,震惊中外业界、备受国人关注的“牙防组认证事件”在媒体的特别关照下,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回放:令人啼笑皆非的官司
“牙防组”当初的“认证”是对产品功能的评价,纳入法律规定的认证概念是否合适?
李刚和陈江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敢于挑战权威,百折不挠,他们的诉讼,具有警示滥用公信力之意义。
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牙防组”副组长张博学则认为,“牙防组”的存在是中国百姓的幸运,否则口腔健康谁来管?“市场上的牙膏质量很乱。”张博学说,不含氟的牙膏居然检测出了氟,一些所谓含氟牙膏检测了半天游离的氟几乎是零。一些宣称有功效的牙膏,检测的结果令人苦笑。
张博学透露,当初使用“认证”字眼事出偶然。他说,“认可”没法体现检测专业性,而“推荐”有强加之嫌,当时的“认证”只是对产品功能的评价,与法律规定的认证概念是不同的。“我们也不能用今日的法规来要求当时的行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