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种植资讯中心 Topics
上颌埋伏尖牙的外科—正畸治疗
作者:陈万春 日期:2007年02月13日 来源:互联网 浏览:

核心提示:
摘 要:目的 对上颌埋伏尖牙进行外科—正畸治疗。方法 先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进行间隙扩展,然后根据上颌埋伏尖牙的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分析其阻生的病因,采用外科翻瓣导萌术,暴露埋伏尖牙的牙冠,粘贴托槽,再选择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12例患者的14颗上颌埋伏尖牙进行正畸牵引导萌。结果 11颗埋伏尖牙均已萌出后排齐,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结论 只有通过从上颌埋伏尖牙的位置关系,分析其阻生的病因,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暴露和正畸牵引导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矫治上颌埋伏尖牙。
  
  埋伏牙是临床上牙颌畸形的致畸因素之一,是正畸治疗中的难点,而上颌埋伏尖牙因其阻生位置复杂,易受到侧切牙的牙根阻碍,以及牙根形态的异常,更增加正畸治疗的难度。临床上未加重视者,往往发生牙颌严重的畸形,明显地影响容貌,而且还可能造成邻近牙齿的牙根吸收,甚至形成囊肿等并发症。本文通过对12例患者中的14颗上颌埋伏尖牙进行外科—正畸治疗,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外科手术暴露及正畸牵引导萌等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在12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18岁,最小年龄11岁,平均年龄14.5岁。在12例患者中上颌埋伏尖牙有14颗,其中与侧切牙易位的有5颗、唇侧错位的有4颗、腭侧错位的有6颗、横向错位的有5颗、纵向错位的4颗;另外尖牙埋伏侧的14颗侧切牙中发育异常(过小、楔形牙)有9颗、牙根吸收的有2颗、正常的有5颗。
1.2 矫治方法和步骤
1.2.1 间隙的扩展 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在牙弓上扩展埋伏尖牙间隙,并保持直至埋伏牙进入牙弓。
1.2.2 埋伏牙的手术暴露 局麻下采用翻瓣术翻开粘骨膜瓣,并去除部分牙槽骨和牙囊,暴露埋伏尖牙牙冠,同时去除埋伏尖牙导萌道上的骨阻力,注意勿损及邻牙的牙根,然后经止血、隔湿、酸蚀后,粘贴带双股牵引结扎丝的托槽,然后关闭创面,结扎丝从牵引方向的粘膜中穿出。
1.2.3 正畸矫治和保持 根据上颌埋伏尖牙的阻生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从适宜的方向,直接或分步骤地进行正畸牵引导萌,牵引力约为60g,萌出后更换托槽,排齐牙列,最后用Hawley氏保持器进行保持。
1.3 结果
  11颗上颌埋伏尖牙均已排齐,牙髓测试为正常,牙无松动,牙周附着情况良好。1颗上颌埋伏尖牙因与侧切牙唇侧易位严重,而该侧切牙形状正常,故拔除了埋伏尖牙,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2颗横向阻生的埋伏尖牙,因强行矫治易导致邻牙牙根的吸收而拔除,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

2 典型病例

  王某,女,12岁,1998年7月因左上前牙阻生就诊。临床检查:恒牙列,中性FDDC, 23阻生未萌出,1  1 的牙间隙约1.5mm, 14的牙间隙约11.0mm。X线曲面断层片示: 23异位阻生, 3在 12之间, 3的牙冠与 1的牙根有少量叠影,但 1牙根无吸收表现, 2为过小牙,且牙根发育不全。矫治过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翻瓣导萌术,即外科——正畸治疗。首先排齐上颌牙列,扩展 14的牙间隙,3个半月后行翻瓣导萌术,术中除粘接牵引托槽外,还认真检查 3与 12的位置关系,术后决定采用两步法进行正畸牵引导萌,即先用带垂直曲的辅助唇弓(0.014″),作唇向牵引,术后2个月再以 6为支抗作远中向牵引,术后7个月X线牙片示 3牙冠向远中绕过了 2的牙根,解除其萌出道的障碍,再朝牙弓中尖牙的位置进行牵引导萌,术后9个月 3完全萌出, 2在术后2个月就完全萌出。最后进行了4个月的排齐调整,于1999年11月治疗结束,约经14个月的疗程,Hawley氏保持器保持。附图为导萌术前与术后9个月的照片和全景片对照。
 

上颌埋伏尖牙的外科—正畸治疗

附图 导萌术前后的照片和全景片

3 讨论

3.1 关于上颌埋伏尖牙的手术暴露
  埋伏牙的手术暴露方法有环切导萌术和翻瓣导萌术,我们的14例埋伏尖牙均采取翻瓣导萌术进行手术暴露,因翻瓣导萌的方法与牙齿的正常萌出很相似,符合牙周组织的生长附着环境,治疗完成后,牙龈外形及牙槽骨等牙周组织附着均较好,明显优于环切导萌的方法[1~3]。

在埋伏尖牙的翻瓣暴露中,要注意三点:(1)手术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邻牙的牙根,尤其对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的侧切牙;(2)在去除牙槽骨,形成埋伏牙的萌出道时,对牙槽嵴顶的颊侧缘应予保留,以便形成一“隧道”,此有助于牙萌出后建立良好的牙周组织附着;(3)保持处理牙囊壁,即打开牙囊壁到够粘贴托槽即可,保留了剩余牙囊壁,当正畸牵引导萌后,牙囊壁与口腔粘膜发生融合,从而建立正常的牙周组织附着。
3.2 关于埋伏尖牙的正畸牵引导萌
  上颌埋伏尖牙的牵引导萌明显较埋伏切牙困难,主要在于多数埋伏尖牙阻生的位置复杂,而且侧切牙牙根往往成为埋伏尖牙正畸牵引萌出道中的障碍,如向尖牙的位置直接牵引导萌,不仅会对支抗的恒牙产生倾斜或压低作用,引起局部反FDDC或开FDDC,而且还会损伤侧切牙的牙根[4]。我们有1颗与侧切牙易位的唇侧埋伏尖牙,开始试图使尖牙跨过侧切牙,但因与侧切牙易位严重,不但未能跨越成功,反而使支抗牙倾斜、压低,最后只有拔除埋伏尖牙。
  因此对于埋伏尖牙的正畸牵引导萌,必须根据尖牙埋伏的位置,分析其阻生病因,设计一个正确可行的牵引导萌方案。尤其对与侧切牙易位的埋伏尖牙,往往需要分两步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疗效,即先用带垂直曲的辅助唇弓(0.014″)或带“U”形曲可加力的腭弓,作唇向或腭向牵引,待尖牙牙冠绕过了侧切牙的牙根,解除其萌出道的障碍时,再向尖牙的位置进行牵引导萌。而对于阻生位置较好,无侧切牙障碍埋伏尖牙,也要先从“隧道”中垂直牵引,萌出后再作唇侧牵引排齐。这样分两步进行牵引导萌的埋伏尖牙,对愈后的牙周附着情况更为有利[1,5]。
  从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与侧切牙易位的上颌埋伏尖牙的矫治是最为困难的,其中腭侧埋伏的尖牙较唇侧埋伏矫治成功率高,这可能与唇侧牵引方向难以实施有关。在我们治疗的5颗与侧切牙易位的上颌埋伏尖牙中,2颗腭侧者均已矫治成功,而3颗唇侧者,就有2颗不得不选择拔牙矫治(1颗拔尖牙,1颗拔侧切牙),仅有1颗因尖牙易位在侧切牙的根尖处,才得以跨越侧切牙,分两步导萌成功。
  另外,对于低位横向阻生的上颌埋伏尖牙,尤其是偏唇侧者,如矫治,易导致邻近双尖牙牙根的吸收,牵引部位开FDDC等不良并发症,最好不要强制牵引,否则可能得不偿失导致进退两难的地步。本文有2颗横向阻生的尖牙最后还是选择了拔牙治疗。
3.3 关于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
  引起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因素很多,如牙列拥挤、乳牙滞留等。过去,许多人认为尖牙萌出顺序较晚,牙列拥挤是造成尖牙埋伏的主要因素。但Becker等近期的一些临床研究却发现,在牙列拥挤严重的病例中尖牙埋伏并不多见,而在许多上颌尖牙埋伏的病例中,牙列却无拥挤,甚至出现散在的富余牙间隙[6,7]。同时发现在埋伏上尖牙中,常伴发育异常的侧切牙或侧切牙的先天缺失,也就是说侧切牙的异常,在尖牙埋伏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Becker等人提出了上颌尖牙萌出的引导理论,即上颌尖牙萌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尖牙生长发育的初期,尖牙在牙槽骨中作近中横向移动,当移动到侧切牙的牙根远中时,即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尖牙受到侧切牙牙根的引导作用,逐渐改为沿侧切牙牙根的远中而向下作纵向移动,最后破龈萌出[8]。
  当侧切牙发育异常如过小牙、楔形牙或发育迟缓、早失时,则改变了尖牙的萌出环境,使之失去了侧切牙的引导作用,无法进入萌出的第二阶段,继续第一阶段的近中横向移动,造成尖牙的埋伏阻生。如尖牙与侧切牙易位埋伏阻生,有时常伴切牙的根吸收。
  当乳尖牙发生滞留或有多生牙、牙瘤等在上颌尖牙萌出道上形成障碍时,则是在尖牙萌出的第二阶段受阻,导致尖牙的埋伏阻生,此时如尖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拔除乳尖牙,或清除萌出道上的障碍物,尖牙多能自行萌出到位。如尖牙牙根已完全形成,则需要进行正畸导萌。

在我们的14颗上颌埋伏尖牙中,拥挤度>5cm的仅有1颗,侧切牙异常发育(过小牙、锲形牙)的有9颗,侧切牙正常的有5颗,乳牙滞留的有4颗。

 

相关阅读:

    上一篇文章:关于牙外科正畸术中死髓牙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文章:外科正牙矫治成人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0% (0)
    0% (10)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以下是对 [上颌埋伏尖牙的外科—正畸治疗]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网站地图 | |
    银瀚科技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口腔医学网 | 牙周炎 | 口腔挂图 | 牙齿矫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