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牙的选择:
1.牙齿形状的选择:牙形应与面形、弓形一致。
2.牙齿颜色的选择:年青:白;老年:黄;白人:白;黑人:黄;
3.牙齿大小的选择:
(1)龈距:根据唇高线,唇低线及间距离进行选择。
(2)近远中距:前牙中线至口角线的距离为1-3牙近远中总和。
上后牙近远中径长等于尖牙远中至上颌结节的距离。
下后牙近远中径长等于尖牙远中至磨牙后垫前缘的距离(28-34mm)。
4.前牙、后牙的选择:
前牙:以美观为主,根据颌弓的外形,唇的长短,两侧口角线之间的距离,以及间距离大小来选择。
后牙:以功能为主;如条件正常尽可能采用瓷牙,对间距离过小采用塑胶牙。如牙槽嵴过度吸收,者可减少颊舌径。对间距离过大者采用塑胶牙。
5.人工牙的性质和型号
常用23、24、25型人工牙,目前人工牙的材料,类型,形态品种较多,选择性大。
(二)排牙要求:
a美观:
b兼顾功能与组织保健:
c符合平衡 要求:
(三)排牙原则
1一般原则:
a平面:
b牙弓弧度:
c中线:
d浅复盖
e的广泛接触:
f有 曲线:
2机械学原则:
a平分颌间距离:
b排列在牙槽嵴顶:
c较小的切道斜度:
d平面的位置:
f下颌后牙的位置:
(三)排牙的步骤和方法
1.排牙前准备:
(1)固定好上下颌体间的定位螺丝,以防松动而改变垂直距离;
(2)磨薄恒基托的义齿盖嵴处及人工牙的盖嵴处,有利排牙;
(3)在模型上留上中线、口角线、及上腭的正中线,牙槽中线;
2.排牙的顺序:
在正中进行,先排前牙,再排后牙,先上颌,后下颌;全部牙排列完成后,在非正中关系位置作进一步调整,以达到平衡咬。
14 13 12 11 6 5 2 1 3 4 7 8 9 10
28 25 26 27201916 15 17 18 23 22 21 24
3.全口义齿的排列:
(1)个别牙排列(见表)
(2)前牙的排列要求:
主要功能:改善面貌外形和发音;
A:依上颌或面部中线记录排列前牙,上切牙切缘在唇休息线下1.5-2mm,切缘与瞳孔连线平行。
B:依颌弓关系位置来排列:
如方型:21 12 无转向, 3--3 转向远中;
椭圆型:1--1不转, 2--2 稍扭转, 3--3 转;
尖圆型:1--1 转或不转,32--23 转;
C:依颌弓关系位置来排列:
上下颌弓关系位置正常:上下前牙有轻度复,前伸及侧向运动应有平衡。
上颌轻度前突:
轻:上前牙略向舌侧或垂直,盖嵴面尽量薄。下前牙略向唇侧,使复盖小 。
重:排列成大的复盖,上前牙腭侧加平面导板,下前牙用小型或部分整个去除 4--4,下颌前牙重叠排列。
下颌前突:
轻:排列成对刃,上前牙向唇侧,下前牙向舌侧。并磨薄下前牙盖嵴部,或换大号下前牙。
重:排列成反关系,上前牙用小型,下前牙用大型。
(3)后牙的排列要求:
主要功能:恢复咀嚼功能;
A:后牙的长轴线应与咀嚼线平行,且与牙槽嵴垂直。后牙的力线应集中在颌弓的中央部分65
B:后牙应按正常的正中关系排列。
C:非正中应保持平衡: 形成一定的曲线,在前伸和侧运动时,保持前后牙的三点接触关系,以保持义齿的稳定性。
D:后牙应按颌弓关系位置排列:
颌弓关系正常:后牙应排列在牙槽嵴顶上,面尽可能平分间距离。
上颌弓大于下颌弓:
轻:将上颌磨牙适当排向舌侧;
重:(1)按正常关系排牙,上磨牙颊侧以蜡恢复面型;
(2)先排上、下颌,锁结部分用上磨牙舌侧蜡恢复关系。并选用无尖牙,或减少下颌牙数目。
下颌弓小于上颌弓:
轻:正常关系(下颌略偏舌侧,上颌略偏颊侧)。
重:反关系 : A + B → D+C
D + C → B+A
在上颌可减少第一双尖牙或下颌多排一 牙。
反 排的特点:力作用点不变,舌间隙位置增大,功能尖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