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性能特点
(1)强度
Cattell等测试Empress的双轴抗折强度为133.5±21.5MPa。Empress陶瓷采用白榴石(Leucite,K20—A1203—4Si02)结晶作为增强剂,其含量为23.6%一41.3%,增强机制主要通过:①经焙烧、压铸后,白榴石晶粒均匀分散于长石形成的玻璃相中,当陶瓷表面或内部出现裂缝时,白榴石晶体可以阻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使裂缝折向而不易扩散;②分散在玻璃基质中的白榴石结晶热膨胀系数值较高,冷却时可以
使玻璃处于压缩状态,因而增强了其潜在强度。Dong认为热压铸人及上色和涂层时的焙烧过程可以增强Empress陶瓷的抗折强度,其原因在于陶瓷内白榴石结晶的含量增加,且分散更加均匀。
(2)色泽
成品Empress瓷锭内含颜色,并提供标准比色板。使用时,选择与牙本质颜色接近的瓷锭,热压铸成底层瓷(核心瓷)后,于其上再熔附色瓷、釉料(前牙)或添瓷恢复正确解剖外形和咬合关系(后牙)。由于底层瓷类似牙本质色,透射光抵达牙本质后的散射光与表层色、釉瓷的反射光相混合,与天然牙的显色情况相似,可以产生高度的美学效果。
(3)边缘适合性
Empress陶瓷全冠边缘适合性在76.10Um左右。Em—press陶瓷内含成核剂,在压铸及焙烧过程后,即可完成微晶化,由于其收缩可通过包埋材料的热膨胀加以控制,故边缘适合性较好。
2.3.2.2技术操作要点
(1)牙体预备。牙冠表面至少磨除1~1;5 mm,颈部形成宽1.0mm的90℃或深凹形肩台,预备体表面光滑圆钝。
(2)常规取模,用人造石灌注模型,制作代型,涂隙料。
(3)制作蜡型,安放铸道,长度6~8mm,直径2~3mm,用特制包埋材料包埋。
(4)将包埋料型腔、瓷锭及压铸用的柱塞放人烤炉内进行预热处理,以5℃/分的速率从室温升至250℃;保持30分钟,再升至850℃,保持90分钟。
(5)将瓷锭放在型腔浇铸口,插入柱塞,送入自动压力炉内,待温度升至1150℃时,压力炉:自动以0.5MPa的压力将软化的瓷锭压铸到蜡型空腔内。
(6)自然冷却后,用50tum玻璃珠喷砂去除包埋材,清洗,表面粗打磨,采用涂层(前牙)或上色(后牙)技术完成修复体。
(7)粘固。Empress冠不能采用喷砂获得粘接面,因喷砂可能磨耗过多瓷层,引起形态改变。采用5%HF处理冠内表面30~60秒,并喷涂硅烷偶联剂,可以获得最小的边缘微漏,
19
并增加粘接强度。支持组织为牙本质时,可采取常规处理;若采用金属桩核作为支持组织,可在金属表面烧烤一层遮色层,在按常规处理。使用次牙本质粘接剂可以增加Empress瓷冠的抗折强度,粘接效果较磷酸锌、玻璃离子好,建议采用双重固化型超微填料复合树脂。
2.3.2.3临床应用
Empress材料在临床上适用于前后牙单冠、嵌体、高嵌体和贴面修复。Sorensen等报道75件Empress全瓷冠临床使用1—30月后,无折裂,无变色现象。因强度和制作工艺问题,该材料目前还不能用于制作固定桥。今后的研究任务将主要放在提高强度和临床疗效观察上。
2.3.3In—Ceram系统
1988年9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烤瓷学术会议上,法国的Sadoun提出了一种名为粉浆涂塑的全瓷冠桥修复技术,后由德国Vita公司改进,以商品名In-Ceram推出。基本原理是在复制的专用代型上用AL2O3粉浆涂塑形成核冠雏形,置专用炉内烧结后;再涂上玻璃料烧烤,玻璃熔化后渗入A1203微粒间。内核冠形成后,再常规堆塑面瓷,完成修复体。In—Ceram的核心是高强度的玻璃渗透AL2O3陶瓷底层材料,后来Vita公司又相继推出了In—Ceram Spinel、In—Ceram Zirconia及Celay/In—Ceram技术,将原来的In—Ceram产品命名为In—Ceram Alumina,使In—Ceram发展成为完整的体系。